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点击新材料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 初步了解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的一些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⑵经历上网、进图书室、做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感悟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⑶通过了解新材料的一些知识,体验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介绍了四种典型新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的一些特点及其应用。其中纳米、超导材料是课标所要求的,其余是教材拓展的。
本节内容属于物质属性的应用和拓展。新材料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每一种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都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新材料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新材料是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柱,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以知识介绍的形式展示了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而对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则是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对隐性材料的认识则放在了“信息浏览”栏目进行介绍。
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让学生在解新材料及其属性的同时,体会新材料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体会到物理学对整个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与传统教材以“知识传授”为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通过上网、进图书馆,以及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去了解新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让学生体会材料在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本节教学难点:由于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地域条件所限,没有上网及进图书馆的机会,所以本节的难点是怎样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新材料及其应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3.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了一些前沿科学,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学生感觉比较新鲜,兴趣较浓,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教学时主要应通过阅读、交流、讨论、提问的方式进行,在上课之前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并告诉他们可以通过进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把获取的更多有关新材料及其应用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交流。教师也要准备相关内容,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本节课留给教师和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还可以讨论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对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哪些作用,尽量用实例说明。
因为本节内容属于科普常识,也可用讲座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应广泛收集有关资料,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果有条件,还可请有关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
本节的知识目标要求较低,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和查找资料的能力,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纳米材料
对于纳米材料,学生经常听说,但不明白什么是纳米材料,也不熟悉纳米材料的特性。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课下阅读教材,搜集有关的内容,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的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在了解纳米材料奇异特性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材料世界的向往,形成对科学的兴趣。
半导体材料
“活动1”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
学生对于晶体二极管这种奇特的导电性不熟悉,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的活动,在探究中感知半导体的这一特殊性质。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展示各自搜集的关于半导体材料的资料,了解半导体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的兴趣。
超导材料
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和“纳米材料”的处理方法相似,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国在超导研究方面重大成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课外活动,由于八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欠佳,要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还有相当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降低这方面的要求,教师设计出调查表让学生填写即可。调查表可以参照如下:
产品名称 产品性能 新材料的类别 获取信息的途径
4.教学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