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课文。
3、通过阅读精彩片段和全文,掌握汤姆这一人物形象。
4、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掌握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马克·吐温的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谈自己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
今天,让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跟着他一起踏上探险之旅,感受那惊险、紧张的场面吧。
二、展示预习成果
1、交流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来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1835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那一年正好是哈雷彗星出现的时候。童年时代,马克·吐温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镇里,这里是各种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作品中的题材和特色。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换了不少职业,先后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等工作,并渐渐地着手写作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写作生涯。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三十五岁结婚后,他专职写作,随后的二十年,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和《小哈克历险记》等不朽名著。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2、学生交流这本小说的情节。
(1)全书围绕着汤姆,记叙了哪些事情?
(提示:在什么地方?经历了什么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2)主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事件是怎样发展的?
(起因、经过、结果。)
一个孩子从少年到成熟期的成长故事。
——墓地历险。
——山洞历险。
(3)给你印象深刻地情节有哪些?
三、欣赏《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精彩视频
四、作业设计
1、结合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和所看的视频,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评论。
2、预习课文中精彩片段,概括情节。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童年像一首歌,童年像一张美丽的七彩图,当我们的记忆驻足在那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不禁会为之激动,为之兴奋。前不久我们认识了一个小伙伴——汤姆·索亚,同学们,想想童年的自己是否也像他那样顽皮过?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书本,再次走进汤姆·索亚。
二、生字词检测
墓 执 怖 誓 逮 蔑 津 蔚
志同道合 不寒而栗 吞吞吐吐 毛骨悚然 津津有味
三、问题展示与解决
1、学生解决预习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每一段的后记,掌握阅读线索,讲述两段故事的梗概。
2、教师结合文本提出问题:
A.就课文中节选的第一个个片段分析:
(1)汤姆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实现了吗?
(2)说说汤姆·索亚为什么向往“海盗”生活?
(3)汤姆的海盗生活与我们心中的海盗生活是一样的吗?
B.分析课文中的第二个片段:
(1)汤姆与蓓姬在山洞里面临怎样的困境?能看出同处困境的汤姆、蓓姬在语言、行动与心理上的异同吗?
(2)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如,他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蓓姬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他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他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3、以四人为一组,结合文章内容讨论问题,你可以看出汤姆·索亚是怎样的性格?
要点:
a、生性顽皮、有点叛逆,喜恶作剧、喜出风头。
b、天真活泼、有勇有谋、乐观自信、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c、有正义感、有侠义精神、有男子气概。
d、向往自由,喜欢冒险。
具体:
①去墓地探险,他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在无辜者即将遇难时,汤姆勇敢地站了出来,指证凶手乔奇。体现出汤姆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优秀品格。
②在阴森又幽静的山洞迷宫里迷路时,汤姆一点儿也不慌张,发现乔的时候一点也不害怕,还叫大人把他就出来,体现出汤姆的勇敢、机智、坚强和正直。
4、比较讨论。
看了小说以后,你觉得汤姆与费恩有哪些什么异同?你还能从看过的书籍中找到与汤姆类似的人物么?
四、总结课文
说一说,你能从汤姆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作业设计
汤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烦恼,想到了“当海盗”,想到了到大自然中去,你在成长中有烦恼吗?请将你的烦恼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