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密度的应用 说课
一、教材分析:
质量和密度是下半学期的重点内容,而其中质量、密度的概念理解及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密度的应用涉及到的面比较广,变化比较多,要考察的梯度性也很强,而学生往往又在这些环节中懒于动手、怕吃苦、主要表现在懒于动脑分析、分析不到位或者做题不严谨、不认真,如书写欠规范、不写公式、不写单位等,严重影响着在考试中计算题的得分。
考虑到上面的因素,计划先从简单的应用知识入手,而不是急于向前赶进度,尽管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很容易的就掌握好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主要是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认真做题学习的态度,以及能够接受解决简单的相关密度的问题为进一步的解决更高一级难度的题目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利用密度的公式ρ=m /v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理解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和v=m/ρ并利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3.尝试初步应用以上三个公式中两个公式进行解题
三、重点与难点:
1.每个公式的应用中解题的规范性
2.能够积极动脑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四、本节教学主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尽可能有效的利用杨思教学的成功经验。
五、主要的教学步骤
(一)基础知识的准备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性,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的一种___性,因此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3.密度的定义式是:__________;1g/cm3=________kg/m3.
4. ρ=m /v的变形公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通过课本上的例题,熟悉解决应用计算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计算中要注意:1.书写要认真做题要严禁、规范。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数字的后面一定要写上准确的单位。
鼓励学生有解决难题的勇气,不要被计算题吓倒
(三)分三个部分训练对知识点的驾驭能力(具体内容见学案)
1. m=ρv的应用
2. v=m/ρ的应用
3.ρ=m /v的应用
注:1.在这些应用中注重和学生联系密切的实例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
2.计划采用兵教兵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群体教育优势
六、课堂检测
考虑到上课时的实践问题,给出了两道计算题(见学案)
七、少数优生对解决这些问题会觉得太轻松,“能力提高”可供优生选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