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测量的实质就是将被测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通过实践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4、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测量有误差。
一、新课引入
由李白的诗句《早发白帝城》引入物体的运动,当你听到运动一词时,呈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说明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二、新课进行
(一)、活动:比较课桌的长和宽
现象:有些高大的学生感觉坐的课桌椅太矮,让他用书来垫高到合适的高度。然后请同学们目测课桌椅的长、宽、高,并给总务处的课桌椅制作提出建议。此时学生会发现问题:目测不准确。
提出问题:不用尺,如何测出课桌的长和宽,并比较他们的长短,给出结果。(几肘、几拃、几本书的长度)
学生讨论,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取一根线,使其与课桌的宽等长,以此作为标准与课桌的长、高进行比较;用一拃或课本的宽度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等等。
交流学生的方法,会发现标准各异,无法统一,如何才能统一呢?
制定公认的标准就显得必要了。
引出“单位”的概念: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二)、长度的单位
问题: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如何换算?
由学生讲出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对学生不熟悉的μm、nm教师做补充,说明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m 。
为了测量方便,还有一些比米大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介绍长度单位的换算。
介绍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原子直径10-10m、病毒直径10-7m、头发直径10-4m、地球赤道周长107m、哈雷彗星彗尾长度1012m、可观测的宇宙距离1027m。
(三)、活动: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长度
大家都使用过温度计了,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哪些东西?(量程、分度值、零点)
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
1、它可测出的最大长度(量程)是 ______;
2、它的最小刻度(分度值)是______ 。
下图中展示了一些常用的测长度的工具,你使用过吗?写出你所知道的工具的名称(直尺、卷尺、软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三角尺等),并与同学交流。(有条件还可以展示实物,让学生来找一找量程,分度值,零点)回忆温度计的使用,由学生提出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接着就让学生观察不同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组织讨论。
测物理课本长度,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在活动中交流,发现问题,由学生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看
2.使用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边对齐,放正尺的位置。——放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
4.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要写出数字和单位——记。
注意:测量中存在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四)、活动: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测多算少
我们已经会正确使用刻度尺了,现在老师要你们用它来测量物理课本里一页纸的厚度,想一想,能直接测出来吗?如果不能,你有什么方法来测量呢?
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纸张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采用“以多测少”的方法,即测出整本书的厚度H,通过书的页码等信息,算出纸张数N,则一张纸的厚度D=H/N。
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决定自己的测量方案。
比较在测量的过程中的每次读数一样吗?比较学生的测量结果,由于需要估读,不能保证每次读出的数据都完全相同。
介绍信息快递内容,说明:1.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2.减小误差的方法:由于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根据这一特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三、归纳总结
1、长度测量的必要性;2、长度的单位;3、刻度尺的使用。
思考题
如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如何进行测量?
如何帮同学测出身高,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从学生的亲身体验中归纳出方法,并由此推广到测圆柱体高度、乒乓球直径、硬币厚度。
评价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km=( )m 1.5mm=( )μm 24nm=( ) mm 70μm= ( ) m
请在下列测量结果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活动铅笔细笔心的直径约为0.5( );2)教室窗户的高度是1.5( );3)一节五号电池的高度约为4.5( );4)一只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5)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约为1.5( );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的测量结果是12.82cm,乙的测量结果是12.8cm。若两位同学在测量过程中都没有出现错误,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若两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结果是错误的。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一、复习提问
介绍有趣的人体尺度
生活 物理 社会由课本图:侦探破案引入人体尺度:
人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所以高个子要穿大号鞋,矮个子要穿小号鞋。
手腕的周长是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的长度等于身高,肩膀最宽处为身高的1/4,身高约是头长的7.5~8倍。
拳头的周长和脚底长接近,所以买袜子的时候,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适合。
关于“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
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时间的单位是什么 测量工具是什么
: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机械秒表,学会使用秒表:
1. 如何给机械秒表上发条 2. 认识秒表的功能键,并动手试一试.3. 秒表如何读数
平静地坐下来,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自己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这样你就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 既然能制作随身携带的生物钟,那么能否制作自身携带的“人体尺”
利用你的 “人体尺”能否估测出教室的长和宽 试一试,并交流估测结果.然后请两位同学用皮卷尺精确测量,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自己估测水平,并找出差距大的原因.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分(min)和小时(h)等
1min = 60s 1h = 60 min = 3600s
利用课程资源,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