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科版《4.7神奇的“眼睛”》教案(简案)
[目标要求]
1. 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简单组成和用途;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科学,愿意主动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教学过程]
难点:理解各“眼睛”的成像原理
[教学过程]
引:
结构:凸透镜
一、 放大镜 原理: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原理:目镜 凸透镜
二、显微镜 物镜
原理::物镜放大的实像;目镜再实像放大的虚像
400多年前,荷兰的詹森13岁。
、 原理: 目镜 凸透镜
三、望远镜 物镜
原理::物镜缩小的实像;目镜再实像放大的虚像
利波波塞的荷兰眼商人1609伽利略(一凸一凹)
四、照相机 结构:镜头(凸透镜)、快门、光圈、调焦环、胶片
原理: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全身像变为半身像如何调节?
1、 投影仪:结构:镜头(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原理:物体在一倍、二倍焦距之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平面镜改变光路
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