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 光的色散》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四 光的色散》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6 10: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科版《4.4光的色散》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光的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混合和颜料混合的不同。
3、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学生对探索自然充满兴趣。
教学重点:
1、光的色散及色的复合。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实验。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合适?
学生回答。(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
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射时就失去了光彩。所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合的白光最合适,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折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
学生完成实验4-30(上次作业),观察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后产生的现象:
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了彩色。
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
学生回答:白光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变成了彩色,具体的是七种颜色的光,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再观察这七色光经过第二个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又变成了一束白光。
讲述: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汇合后变成的条白色光带,叫色光的复合。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关于彩虹。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2、色光的合成
演示实验:在聚光灯前蒙一块有颜色(红色、黄色或蓝色)的透明胶片,再将其发出的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形成有部分光交汇。让学生观察现象:
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颜色相同。
不同颜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颜色的光。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
教师讲述: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能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3、颜料的三原色
学生分组实验:在调色板上试试,能否用红、黄调出橙色?用红、蓝调出紫色?用黄、蓝调出绿色?用调出的颜色再混合,并改变不同颜色混合时的比例,还能调出哪些颜色?
看能否用其他颜色调出红、黄、蓝色。
实验总结:我们可以用红、黄、蓝颜料调出其他色彩,但却不能用其他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不同色彩搭配,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
如:黄、橙、红属于暖色,让人想到火与太阳;
绿、蓝、紫属于冷色,让人想到草地、水等。
冷暖色的对比与协调,能产生美妙、生动的色感。
三、归纳总结。
四、作业:
1、 P63,1,2题;
2、 迷你实验:自制三棱镜。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色散
1、 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3、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六、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