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四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6 10: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科版《5.4来自地球的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g=9.8N/kg和它表示的物体意义。
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重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大小用什么测量?
2、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新课教学
引入: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种情况木球的运动:
1、把一只木球举到一定高度放手让其自由下落。
2、把一只木球斜面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滚动,滚到讲台后落向地面。
师:以上三种木球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落向地面。
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板书课题。
1、 重力的概念: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2、重力的大小
师:重力是一种力,则重力也应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的大小如测定?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重力的作用点如何确定?下面,我们先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
生:用弹簧测力计。
师:基本正确,请大家注意: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要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指针示数稳定,才能读出示数。否则,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指针示数不稳定,无法读出示数。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
下面请大家阅读“加油站”,请同学们猜想:钩码的质量越大,那么钩码所受的重力是否也越大?
学生设计实验,分组进行探究。
选出几组数据引导进行分析: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
师: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一个物体的物重跟这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则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为G/m=g或G=mg。
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10N/kg,而1kg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10N。如果题目没有交代,一般g到9.8N/kg。
板书:G/m=g,或G=mg。
M单位是kg,G单位是N,g单位是N/kg。
例1 :课本P87。
学生练习:一块钢锭质量是4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是少?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人们常说“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是指的质量,质量习惯上称为重量。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
3、重力的方向
请同学们观察:(1)小木球自由上落的方向。
(2)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
引导学生分析:小球受重力作用自由下落,下落时运动方向即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悬挂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拉悬线自由下垂,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重垂线的应用。
师:地球是圆的,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所受重力都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方向实质是指向地心。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介绍几种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支点法,悬挂法。
四、归纳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1、 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 重力的大小:G /g=g G=mg
3、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六、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