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6-27 16: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二《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
2.认识溶解度曲线
3.通过观察,作图,分析,比较学习数据处理的两种方法
二、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导学导做导思】请阅读课本,从36页第一自然段到探究前。先思考,再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固体溶解度概念里有哪些关键词?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请描述表9-1中31.0,169的含义?
【学做思二】认识溶解度曲线
【导学】根据表9-1,用不同颜色笔在坐标纸上画出溶解度曲线。1,3,5小组画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2,4,6小组画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
【导做】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NaCl和KNO325℃和85℃的溶解度,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温度℃
25
85
溶解度
NaCl
KNO3
【导思】请结合表9-1和你所填写的表和图9-12,9-13以及你绘制的曲线图进行讨论,小组协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3.溶解度数据表(如表9-1)和溶解度曲线有什么区别?
三、学以致用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探究,这是为什么?
/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基础达标
1.判断正误
(1)20 ℃ 50gD物质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
(2)20 ℃ 50gC物质溶于100g水中,形成150g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3)20 ℃ 50gB物质溶于水中,刚好形成100g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4)50gA物质溶于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结合36页的资料卡片和图9-13的数据,说出氢氧化钙的溶解性。
(2012重庆中考第20题)20.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50℃时,乙的溶解度为  .
(2)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3)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 .
A.温度B.压强C.水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