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1 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二
课时教案
1、教学目标
(1) 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结合我国古代人民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事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进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2、教学准备
投影仪 胶片 托盘天平
3、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 明
一) 复习引入教师提出下列问题1. 当杠杆平衡时,动力一定等于阻力吗?2. 什么情况下使用杠杆能够产生巨大的力?你能找到并画出图中这个撬棒的五要素吗? 二)新课教学1. 杠杆的分类教师讲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杠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器械中运用了杠杆的知识?教师将学生说出的例子板书到黑板上。板手、钓鱼杆、跷跷板为例,使学生再次明确杠杆的五要素。并提出问题:结合其它例子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分类?你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此环节为本节重点内容,充分让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教师板书 分类方法并强调以下三点①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距离又不费距离教师提出下列问题:①使用省力杠杆能省力,那么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②使用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有什么好处?教师出示托盘天平,请学生说明。教师讲叙:不仅生活生产中有许多杠杆,人体中的某些部位也具有杠杆功能,请同学们看课本图9-5“人体中的杠杆”运用所学加以分析。2. 我国古代的杠杆引导学生看课本图9-16古人对杠杆的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四)作业同步与探究。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说出所知道的事例:板手、钓鱼杆、镊子、跷跷板、独轮车、筷子等。 讨论。 思考并回答问题。 了解人体中的“杠杆”。 看课本。 进行小结。 训练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 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板书设计
§9.1 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二)
一、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F1<F2 )——动力臂(l1)>阻力臂(l2)——费距离
费力杠杆(F1>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省距离
等臂杠杆(F1=F2)——动力臂(l1)=阻力臂(l2)——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二、我国古代的杠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