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5 科学探究 摩擦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1.2003年世锦赛双人滑雪,赵宏博比赛录象。
2.上海磁悬浮列车图片
3.《身边的科学》中“气垫船”一部分
学生实验器材:木块、长木板、砝码、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新课播放2003年世锦赛双人滑冠军申雪、赵宏博的比赛录象片段。从录象引入本课题。 学生认真欣赏,兴趣极高。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世界双人滑管家比赛结束停止用力后,将慢慢停下来,为什么?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利用桌面上的木块,让学生在桌面上推动木块运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讨论: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猜想让学生踊跃猜想3.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的正误。 4.进行实验让学生从设计的实验去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分析与论证让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归纳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同一接触面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6.评估与交流实验设计中有没有失误之处?怎样弥补不足?拉木块运动是否匀速?弹簧测力计示数是否稳定?怎样进一步改进,减小误差?三、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1.提出问题:同学们已经成功探究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那么有摩擦好不好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师生总结2.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生活和生产中,增大摩擦的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3.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在生活生产中减小摩擦的方法。师生共同总结。课堂拓展1.投影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图片。2.播放“气垫船”VCD片。 推动桌面上的木块,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积极提出自己的猜想,讨论得出滑动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根据问题积极猜想:与压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对应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猜想:验证“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的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弹簧测力计。验证“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弹簧测力计。学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有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有的同学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交流如何减小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之间可以辩论。 列举事例来找出减小摩擦的方法。 找出磁悬浮列车速度大的因素 学生亲自动手推动木块,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师将学生的所有猜想写在黑板上。 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猜想。教师将学生的所有猜想写在黑板上,并肯定、表扬学生的勇气。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相应的实验器材。 注重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问题、归纳结论的能力和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评估,养成科学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好习惯。 让学生找出增大摩擦的方法。 列举事例时可以采用教材中的实例。 可提供磁悬浮列车的一些资料。开拓知识面。
测评与小结测试反馈。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测评、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教材P52 2。 写小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