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质量(人教版)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其质量也就越大。
二、质量测量
5.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在生活中,质量的测量还有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等等。
6.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7.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8.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9.使用天平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②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③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能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1.质量与质量测量
本章是八年级物理的重要内容,质量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整个物理学内容中占据重要位置;所以,对本节的学习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本节知识点有: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天平的正确使用。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测量上。质量的概念考查角度较多的是:什么是物体质量、物体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测量主要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读数。纵观历年中考,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左右。
2.中考题型分析
中考中,本节考题出现的概率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测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也有出现;选择题、填空题考查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正确使用与读数;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对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的使用、调节和读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 质量的概念 选择题或填空题,与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
质量测量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测量知识
一般考点 物体质量的估测 选择题,考查常见物体的质量和对中的理解
冷门考点 影响物体质量的因素 出现概率较低,主要考查质量的概念
★考点一:质量
◆典例一:(2017 益阳)一件200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 kg,体积是 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考点】质量及其属性、密度及密度公式。
【解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状态无关;(2)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求水的体积。解答如下:
(1)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200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m水=m冰=200kg。
(2)由得水的体积:。
【答案】200、0.2。
◆典例二:(2017 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考点】质量、密度及其关系。
【解析】两种物质的m-V图象表示出了物质质量、体积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物质质量随体积的变化规律;由公式可以看出,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密度大。
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质的密度分别为:;乙物质密度为:。所以,以上选项正确的是C。
【答案】C。
★考点二:质量测量
◆典例一:(2017 镇江)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考点】质量测量、天平的使用。
【解析】先读出砝码的质量;再读出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读取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先要认清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刻度),然后看游码的左端在标尺的什么位置读出游码示数;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就是物体的质量。
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5g,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50g+20g+3.5g=73.5g。
【答案】73.5。
1.(2017 枣庄)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石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天平平衡。测量时,小红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2.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B.将它轧成薄铁片;
C.将它切掉一个角;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3.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4.(2017 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5.(2017 衡阳)物理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表示的是( )。
A.物质的密度和质量的关系;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6.(2017 贵港)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用前,将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 夹取。
7.(2017 连云港)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 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寿山石的密度是 g/cm3。
8.(2017 安顺)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玉镯的质量是 ;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cm3,则玉镯的密度为 kg/m3。
9.(2017 菏泽)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或干冰(固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
(2)简述你的实验方法: 。
10.(2017·宜昌)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她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砝码、量筒。
(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来他应该 ,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 g。
(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cm3上涨到38cm3。计算出硬币的密度为 g/cm3。
(3)小芳看到小明的试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做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小明回答道,“这是为了 ”。
跟踪训练解析
1.(2017 枣庄)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石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天平平衡。测量时,小红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考点】天平使用、质量测量。
【解析】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首先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处于平衡;如果指针没有指在中央刻度线位置,按左偏右移,右偏左移的方法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进行读数,测量结果应是砝码总质量与游码读数之和。图中读数为50g+20g+4.4g=74.4g。
【答案】零刻度线、右、74.4。
2.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B.将它轧成薄铁片;
C.将它切掉一个角;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考点】质量的概念。
【解析】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此题。
【答案】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A、B、D: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C:切掉一个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
故选C。
3.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考点】质量的概念。
【解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A:铝锅由热变冷,温度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在沸腾的水,部分水汽化成为水蒸气进入空气,水的质量减少;故B符合题意。
C:铁球被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宇航员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食品的质量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17 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考点】天平的使用、质量测量。
【解析】A:称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动到最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在中央刻线的左边,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在中央刻线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最终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中央刻线处;B:被测物体不能超过量程,所以要估计被测物体然后再称量;C:称量时,应该是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俗称左物右码”;D:称量时,向右边移动游码,使右边的变重,左边变轻,相当于想右盘中加入比较小的游码。故选B。
【答案】B。
5.(2017 衡阳)物理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表示的是( )。
A.物质的密度和质量的关系;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考点】质量、密度、重力、速度、电阻。
【解析】A:物质的密度是本身的一种属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是成正比关系;
B:在地球表面物体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大,即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或者说重力与所对应质量比值是一个定值;
C: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发生改变,不受时间的影响;
D:电阻是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系。
【答案】B。
6.(2017 贵港)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用前,将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 夹取。
【考点】质量测量、天平的使用。
【解析】托盘天平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放置-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放物体-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
【答案】游码、镊子。
7.(2017 连云港)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 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寿山石的密度是 g/cm3。
【考点】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密度计算。
【解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做到调平衡;图甲所示情况,说明天平未平衡,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右旋;然后正确读数,由图乙可知被测物质质量为:53.40g。此时可以计算物体密度:。
【答案】右、53.40、2.67。
8.(2017 安顺)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玉镯的质量是 ;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cm3,则玉镯的密度为 kg/m3。
【考点】质量测量、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天平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0.4g;玉镯的质量:m=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10g+0.4g=60.4g,玉镯的体积:V=20cm3;玉镯的密度:。
【答案】60.4g;3.02×103。
9.(2017 菏泽)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或干冰(固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
(2)简述你的实验方法: 。
【考点】质量及其测量。
【解析】(1)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2)实验方法:a.将冰块放入小烧杯,用天平测出冰块和烧杯的总质量;
b.将大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把盛冰的小烧杯放入水中,使冰熔化;
c.再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冰熔化后水的总质量;
d.比较两次质量的关系,如果质量相同,则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答案】(1)天平;(2)a.将冰块放入小烧杯,用天平测出冰块和烧杯的总质量;b.将大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把盛冰的小烧杯放入水中,使冰熔化;c.再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冰熔化后水的总质量;d.比较两次质量的关系,如果质量相同,则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0.(2017·宜昌)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她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砝码、量筒。
(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来他应该 ,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 g。
(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cm3上涨到38cm3。计算出硬币密度为 g/cm3。
(3)小芳看到小明的试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做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小明回答道,“这是为了 ”。
【考点】质量测量、密度密度测量。
【解析】(1)在测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此时应该取出最小砝码,通过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16枚硬币的质量m=50g+5g+4.6g=59.6g。
(2)根据量筒读数方法,硬币的体积V=38cm3﹣30cm3=8cm3;
硬币的密度:。
(3)直接用一枚硬币,其质量、体积都偏小,特别是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测量不准确、误差较大;找16枚硬币测量其质量、体积,再计算密度可以减小误差。
知识点精析
考点概览
典例精析
跟踪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质量跟踪训练(附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完全结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密度不变;
C.一根粉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钢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2.下面是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需要做的几项工作,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列是( )。
①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②调节横梁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横梁平衡后,计算砝码和游码的示数,算出物体的质量;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3.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体积
4.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反比
5.对密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C.某种物质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6.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7.把一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克;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已知ρ蜡=0.9×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容器足够大)( )。
A.4克 B.4.5克 C.5克 D.3.6克
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完全结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密度不变;
C.一根粉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钢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9.关于物质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铁比棉花质量大;
B.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不断减小;
C.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10.在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把一个足球从广州带到北京来;B.在密闭容器里的一块冰变成了水;
C.由于温度降低,气球的体积变小了;D.由于漏气,气球的体积变小了
1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质量为320 g,一个装满酒精(ρ酒=0.8×103 kg/m3)后质量是280g,那么( )。
A.瓶子质量是40g; B.瓶子质量是120g;
C.瓶子容积是280cm3;D.瓶子容积是120cm
1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往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往右盘中加小砝码
二、非选择题
13.为方便运输,通常气体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容积为20L的某钢瓶内储存有密度为1.5kg/m3的某种气体,其质量为 kg,当用去了1/3气体后,钢瓶内所剩气体的密度为 kg/m3。
14.(2016 罗湖区模拟)李红同学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她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所示,此时物体对杯底的压力 物体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李红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物体对杯底的压力大小逐渐 (填“变大”、“不变”、“变小”),直到观察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所示。
(3)李红取出物体,准备用天平测量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游码已归零的情况下,发现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丙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填“右”或“左”)调。
(4)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天平的读数为 g,玻璃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戊,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ml。
(5)事先李红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该物体的密度为 kg/m3。
1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
①利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端.此时要想使横梁平衡,应该 (选填序号)。
A.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C.将两端的平衡螺母都向左调节;
D.将两端的平衡螺母都向右调节。
②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
A.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V;
B.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C.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
D.用托盘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上述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计算盐水的密度ρ= 。
第1节:质量跟踪训练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完全结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密度不变;
C.一根粉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钢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考点】质量概念、密度。
【解析】A.一杯水完全结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此说法错误。因为物体的质量不以物体的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一杯水完全结成冰,只是物质的形态变了,质量没变。故A错。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密度不变;此说法错误。植物种子带到太空,质量不变,但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密度会变,故B错。
C.一根粉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此说法正确。因为密度是物体的特征之一;粉笔用掉一部分后,只是物体的质量变小了,但物体本身的特征没有变化,故密度不变。
D.钢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此说法错误。因为氧气是充满整个氧气瓶的,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少,但体积不变,密度会减小。故D错。
【答案】C。
2.下面是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需要做的几项工作,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列是( )。
①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②调节横梁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横梁平衡后,计算砝码和游码的示数,算出物体的质量;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考点】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解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必须按步骤操作天平。正确的步骤是:一、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调平衡:把游码移动到最左端零的位置,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三、左边托盘放被测物体,右侧托盘放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四、读数。由此可知,此题测量顺序应是④②①③,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3.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体积
【考点】质量、密度的概念。
【解析】被踩瘪的乒乓球,在没有破裂情况下,乒乓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只是其体积发生了变化,当然密度发生了变化,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从此题给出的答案看,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4.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反比
【考点】质量、密度。
【解析】由密度公式可知,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相同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无法比较质量与密度的关系。所以,以上说法,正确的是C。
【答案】C。
5.对密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C.某种物质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考点】质量、密度概念。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并不会随质量而改变,故A错误。
B: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故B正确。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并不会随体积而改变,故C错误。
D: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故D错。
【答案】B。
6.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密度、质量及其关系。
【解析】同种物质,其密度不变;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也就是说物体的体积越大,其质量越大,由此可见,此题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7.把一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克;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已知ρ蜡=0.9×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容器足够大)( )。
A.4克 B.4.5克 C.5克 D.3.6克
【考点】质量、密度、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1)蜡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在酒精中下沉,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排开的酒精的体积就是蜡块的体积;所以蜡块体积;
蜡块的质量m蜡=ρ蜡V蜡=0.9g/cm3×5cm3=4.5g。
(2)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水中漂浮,因此浮力等于蜡受到的重力,即F浮=G,因此排开水的质量和蜡块的质量相等,为4.5g。答案是B。
【答案】B。
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完全结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密度不变;
C.一根粉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钢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考点】质量、密度及其关系。
【解析】知道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物体的密度除与其质量有关外,还与其体积有关。所以,下面几种说法就不难解答。
一杯水完全结成冰后,物体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不变;质量不变,但它由水变为冰,体积发生了变化,故其密度发生了变化。故,A的说法错误。
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它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在太空,种子不受大气压强的作用,其体积发生了变化,故其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B的说法错误。
一根粉笔用掉一半后,粉笔质量减少了,质量变小;但由于粉笔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没有变,故其密度不变。故C的说法是正确的。
钢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由于气体会充满整个容器,气体的体积仍然是钢瓶的容积,体积没变,故其密度减少了。D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答案】C。
9.关于物质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铁比棉花质量大;
B.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不断减小;
C.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考点】密度的概念,密度、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解析】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物体的质量除和其体积有关外,还和密度有关;要下比较那种物质的质量大,必须知道它的密度和体积。如:“铁比棉花重”含义是,相同体积情况下,铁的质量比棉花大;故A的说法是错误的。
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少,但蜡烛内部物质组成没变,故其密度不会变;说密度不断减小是错误的。故B的说法错。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其质量变为了原来的一半,但其密度不会变;故C的说法是正确的。
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是不对的;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故D的说法错误。
【答案】C。
10.在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把一个足球从广州带到北京来;B.在密闭容器里的一块冰变成了水;
C.由于温度降低,气球的体积变小了;D.由于漏气,气球的体积变小了
【考点】质量。
【解析】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以其形态、温度和地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足球从广州到北京只是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质量与地理位置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洗密闭容器里水变成冰,水的质量不变,因为只是物质的物态发生了变化,物态变化不影响质量,故质量不变;由于温度降低,气球的体积变小不影响质量的变化;由于漏气,气球内的气体变少了,气球体积变小了,故其质量发生了变化。
【答案】D。
1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质量为320 g,一个装满酒精(ρ酒=0.8×103 kg/m3)后质量是280g,那么( )。
A.瓶子质量是40g; B.瓶子质量是120g;
C.瓶子容积是280cm3;D.瓶子容积是120cm
【考点】密度、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解析】水的密度是,如果瓶子质量为m,那瓶中水的质量就是:320-m,瓶子的容积在数值上是320-m;瓶子里酒精的质量就是:
,
计算后得:m=120。所以,瓶子的质量为120g。此题答案是B。
【答案】B。
1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往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往右盘中加小砝码
【考点】天平的使用。
【解析】A、天平的平衡是通过指针的偏转来反映出来的,并非看游码,故说法错误。
B、平衡螺母只有在称量前调节天平时才能使用,与游码的作用完全不同,故说法错误。
C、天平使用时是左盘放物,右盘放砝码的,因此,向右移游码不可能相当于向左盘加小砝码,故说法错误。
D、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就是相当于向右盘中添加小砝码,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为方便运输,通常气体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容积为20L的某钢瓶内储存有密度为1.5kg/m3的某种气体,其质量为 kg,当用去了1/3气体后,钢瓶内所剩气体的密度为 kg/m3。
【考点】质量、密度。
【解析】为方便运输,通常气体是通过加大压力来使气体液化的。
容积为20L的某钢瓶内储存有密度为1.5kg/m3的某种气体,其质量为:
,
当用去了1/3气体后,质量变为原来的2/3,体积不变,故钢瓶内所剩气体的密度为:
。
【答案】加大压力、30kg、1×103。
14.(2016 罗湖区模拟)李红同学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她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所示,此时物体对杯底的压力 物体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李红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物体对杯底的压力大小逐渐 (填“变大”、“不变”、“变小”),直到观察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所示。
(3)李红取出物体,准备用天平测量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游码已归零的情况下,发现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丙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填“右”或“左”)调。
(4)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天平的读数为 g,玻璃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戊,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ml。
(5)事先李红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该物体的密度为 kg/m3。
【考点】质量的测量、密度的计算。
【解析】(1)将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所示,此时物体对杯底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因为物体要受到水的浮力。
(2)李红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物体对杯底的压力大小逐渐变小,因为加盐后盐水的密度变大了,浮力也会增大,直到观察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所示。
(3)李红取出物体,准备用天平测量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游码已归零的情况下,发现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丙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4)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天平的读数为121g,玻璃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戊,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55ml。
(5)事先李红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该物体的密度为:
。
【答案】(1)小于;(2)变小;(3)右;(4)121、 55; (5)1.04×103。
1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
①利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端.此时要想使横梁平衡,应该 (选填序号)。
A.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C.将两端的平衡螺母都向左调节;
D.将两端的平衡螺母都向右调节。
②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
A.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V;
B.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C.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
D.用托盘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上述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计算盐水的密度ρ= 。
【考点】天平使用、液体的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
【解析】①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当指针偏向分度盘的中线的左侧时,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
在称量物体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中线的左侧时,天平的左端下沉,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②测量液体的密度,首先要确定实验原理:,测量质量需要天平、测量体积需要量筒;然后再进行实验。
③利用浮力知识测量液体的密度:不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F,然后利用F浮=G﹣F解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再根据公式求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出物体的质量,最后用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的表达式。具体解答如下:
①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②为了减小误差,应先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并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B、A、D、C;
盐水的密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