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南的冬景》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8 07: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1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1课前检查煮茗( ) 涮羊肉( ) 蛰居( )
丰腴( )雅儿梨( )槎桠( )
赭色( )剥花生( ) 给予( )
乌桕树( ) 绿林( )曝背( ) jǐmíngshuànzhéyúyāchá yāpùjiùzhěbāo l ù学习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3.学习对比修辞、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1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1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郁达夫(1896-1945)
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3年随兄东渡日本。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成立了创造社。1921年7月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沉沦》(《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问世。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说集。另有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195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是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往杭州近三年隐居时所著。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寂寞。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字,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二、整体感知
听朗读,思考:
(1)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2)哪些句子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点?
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是也可爱得很么?明确: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
中国闽粤地区。11、请大家找出文中直接描写江南冬景的段落?
明确:第2、5、7、8、9段 三、研习文本:1 §2曝背谈天图??
§5午后郊游图??
§7微雨寒村图
§8江南雪景图??
§9旱冬闲步图?2、作者笔下的冬景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请同学们给这些图景命名。(第2、5、7、8、9段 )
1 这样五幅图都在我们眼前了。你最喜欢哪一幅?说出你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感受真情 1 先用富含深情的语言朗诵最喜欢的画面。 你喜欢的理由?1画面赏析——曝 背 谈 天 图意象
特点
感受灰云、落叶、晨霜、太阳、鸟雀等明朗、晴暖可爱1画面赏析——午后郊游图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写了冬野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各是什么颜色?
(2)试用文中一个词概括本段景物特征。
(3)作者感受如何呢?1画面赏析——午后郊游图 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色彩浓艳
亮丽,对比鲜明。 和煦温暖,
生机盎然。?所写景物:景物特点:作者感受:1画面赏析寒村微雨图——所画景物:
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灯光?2. 景物特点:
悠闲迷人,
色彩素朴淡雅,
意境朦胧悠远。 思 考:作者写的全都是自己看见的景物吗?3.作者感受:
情调悠闲,胸襟洒脱,
得失俱亡,宠辱不惊。 1画面赏析——江南雪景图本节作者用什么手法来写冬雪的?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本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1不同之处:《济南的冬天》
运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是详写、实写
《江南的冬景》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雪趣,是略写、虚写1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
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朗读第8段,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1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好处?明确:巧借诗句的意境,并通过作
者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
境界;虽然语句简洁,但包容的意
象十分丰富,既增强了散文的意趣
又体现出作者闲适的心境。1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郁达夫在文中说:“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请你运用想象对文中的诗句进行稀释还原,再现江南雪景的优美图景。?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1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郁达夫在文中说:“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请你运用想象对文中的诗句进行稀释还原,再现江南雪景的优美图景。?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1画面赏析——江南雪景图1、?所写景物:
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2、景物特点:
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3、作者感受:
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4、所用手法:
写意传神,表现精髓。?1画面赏析——旱冬散步图(1)旱冬时的江南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活动呢?(2)文中描写了几次散步,起到什么作用?三次散步:(6)冬日散步是给予江南人的恩惠
(9)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只会感到快活
(10)到湖上散散步吧 突出晴和;与上下文形成了照应。江南冬日里的散步与日本人、德国人作了比较,以突出江南冬日里散步的惬意悠闲、逍遥自在。1三、研习文本,手法探究
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
运用什么手法
对比(比较) 通过与北国冬天的比较,突出江南冬景的和暖与可爱。1
北国的冬天寒冷风雪人: 居室内天气:江南的冬天天气:晴暖湿润人: 背谈天蛰曝北国与江南冬景的比较:1和北方的冬景相比
和南方的秋天比较
和北方的夏夜相比
和闽粤的冬景相比
和德国的寒郊散步相比(呼应)明确:比较的目的十分明确,即抑彼扬此,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特征,表达喜爱之情。比
较文中还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吗?1与南方的秋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明朗的情调与闽粤的冬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地域的特征与北方的冬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与可爱与北方的夏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散步的快活、闲适、逍遥 德国与江南寒郊散步的比较: 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1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是如何体现的?
反思总结 本文的“形”是五幅江南的冬景图, “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江南冬景的真情,流露出清新明朗的心境。
1 通过本文几个写景片段的学习,你觉得郁
达夫先生写景时哪些好的方面值得你写景时
借鉴?
写作手法1、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2、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3、融进自己的个性感受
1 对于我们的眼睛,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法】罗丹1发现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欣赏下面几幅图画,你觉得美吗?你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再现画面吗?11111111总结:作者写江南的冬景,多用对比,引用古诗,多角度、多侧面写郊外的植被,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由此表现对江南冬天的热爱。 1下课啦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