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8 21:04:35

文档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文学常识;
2.了解闻一多先生,学习其治学严谨、热爱国家、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重点难点】
1.了解闻一多先生,学习其治学严谨、热爱国家、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介绍
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默读“知识连接”部分内容,初步了解臧克家及闻一多先生。
2.自由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段落可多读两遍。将不认识的生字词做生记号,在导学提纲上抄写下你认为需要积累的或者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词。
3.按照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说和做的言行原则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 - 7段),采用总分总结构,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劳、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8- 20段)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特点。
二、深入学习
(一)研学课文第一部分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段)
明确:第1、2段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明确: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明确: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语句略。
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明确:“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堂测堂练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明确: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问题
记录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揣摩文中隽永精炼的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学习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重点难点】
1.学习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 品味揣摩文中隽永精炼的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知识链接】
【导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各写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2. 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部分例举了哪些事例?详略怎样安排?
二、深入学习
(一)研学课文第二部分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明确:他“说”了就“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目的是什么?(在画出文中相关语段)
提示:起先,小声说,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表现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革命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
(二)揣摩并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1.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4.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6.……
三、堂测堂练
朗读“知识链接”部分的闻一多先生的三首诗歌,进一步理解闻一多精神,给先生写几句颁奖词。
问题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