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积累古代文化知识。
【导学流程】
知识链接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94卷,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资,帮助。治,治理。通,贯通。鉴,借鉴。) 该书以政治、军事为主,涉及经济、文化等。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ù )水乡,世称涑水先生。晚年自 号迂叟。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宝元年间中进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
二、基础感知
(一)调动积累,激趣导入。
列举自己知道的关于“劝学”的名句或典故。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读准读顺。
反馈指导: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听范读,注意正音断句。
岂(qǐ) 邪(yé) 遂(suì) 更(gēng) 即(jí)
卿(qīng) 孰(shú) 涉(shè)猎 当(dāng)涂
(2)同桌互读,互相订正。
(3)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齐读课文
2.读通读懂。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关注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做好笔记: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辞】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及】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就】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学识尚浅。现在多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学法指导: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堂测堂练】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谓: 涉猎: 以: 岂: 若: 孤:
乃: 即: 何: 遂: 卿: 孰:
问题记录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2.赏析并学习写人记事的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赏析并学习写人记事的手法。
【导学流程】
知识链接
【相关人物介绍】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取大乔为妻。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 公元229年至252年在位。死后追封为吴大帝。他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方面超过了曹操,刘备。东汉末,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与赤壁。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后来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占领荆州,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三国时吴国名将、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他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
二、合作探究,深入学习。
(一)品析语言,感悟人物。
1.根据故事情节讲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并用短语概括各部分内容。
(1)从开头到“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2) “蒙乃始就学” : 吕蒙就学
(3)从“及鲁肃过寻阳”到结尾: 鲁肃赞学
2.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要求: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说话人的心理。
方法:以读促析,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 劝”字最关键。那么,孙权是如何“ 劝”的呢?请找出相关语句,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这番话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责备、不悦)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试找出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从这些语句及行动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讶、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豪、自得)
鲁肃: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吕蒙能听从劝告“就学”,从昔日的“吴下阿蒙”到如今的“刮目相待”,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吕蒙: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比较阅读,诵读明理。
与《诫子书》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
孙权劝学,孔明诫子,目的不同,一则见往事,一则要接世;内容不一,劝学就学赞学,对话串连文章,修养君子之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学广才,珍惜时光,经世致用,议论为主;对象不同,一是君对臣,本可下命令,但只是现身说法,明君,一是父对子,提出要求,成君子之美,做济世之才,严父也。
2.说说你从文章中领悟的道理
文章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三)回顾总结,明确学法。
1.文言文学习的角度:积累词汇
2.文学作品学习的角度:品析写人记事的妙法
(1)详写“劝学”、“议论” ;“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2)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3)文章以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
三、堂测堂练 重点语句翻译: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多)了解历史罢了。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学官吗?
问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