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汽化和液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四、汽化和液化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6 1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气化和液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预习
2.教学器材:一茶杯冷水、一茶杯开水、毛玻璃2个、一瓶酒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棉球、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针管、乙醚蒸汽.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课题 第四节 气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②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③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④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⑤会查沸点表⑥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②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③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②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③在探究过程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品质④通过交流使学生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2.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仪器材料 一茶杯冷水、一茶杯开水、毛玻璃2个、一瓶酒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棉球、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针管、乙醚蒸汽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和探究实验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节
板书设计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使自己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①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②需要吸热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是不同的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发生液化的条件: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两者兼用气体液化时要吸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出汽化的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和实例分析,知道蒸发的特点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建议教师不直接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这样不便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积极思考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水沸腾过程的特点和沸腾的条件以及沸点的概念.在学生归纳、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拓展.读表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技能,它应包括读和用两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读懂沸点表,为在将来学习生活中会查阅一些资料表格奠定基础.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液化发生的条件.通过生活实例分析知道液化过程要放热. 【实验】教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出“水”字,过一会,“水”字不见了.【问题】水哪去了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问题】你能举出哪些汽化现象 教师从学生举例中提取例子引出: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1.蒸发【演示实验】将水擦抹在毛玻璃上,一会儿玻璃上的水变干了(若将此毛玻璃放在投影仪上,可起到实验时间短,可见度大的作用).通过回答唤起学生小学学过的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特点.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情景图片】教材上第13页图1—18图示几种日常生活中晾衣服的情况(也可另选择).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你能举出蒸发吸热的实例吗 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使自己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沸腾【提出问题】水沸腾现象几乎每天可见,但水沸腾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 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征 1. 按教材图1—19介绍实验器材和装置2. 讨论:(教师做适当的操作示范及说明)①实验的目的②实验的要求②实验的操作步骤 6. 组织、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讨论1〗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 说明沸腾现象是剧烈还是平和 沸腾时水中的变化情况怎样 说明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 结论l: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讨论2〗沸腾前后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 结论2: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讨论3〗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那么沸腾是否继续进行 这是为什么 结论3: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是个吸热过程. 先请学生把上面3个结论归纳起来表述,然后教师总结.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①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②需要吸热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是不同的【沸点表】【问题】沸点表的表头“在10Pa大气压下一些液体的沸点”含义是什么 教师结合科学窗对此问题做适当介绍,不必过分强调,待学习压强后,还可对此问题巩固加深理解.【问题】查表:食用油的沸点;谁的沸点最高?最低?【问题】南极的最低气温约为-94.5摄氏度,酒精温度计在南极还能否正常使用?液化【实验1】在两个茶杯内分别倒入开水和冷水,然后盖上杯盖.过一会打开杯盖会看到什么?【问题】 ①揭开热水杯的盖,会看到杯壁上和盖内有许多小水珠,这是为什么 ②在冷水杯的盖内没有小水珠为什么 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水蒸气能变成小水珠呢 【实验2】:在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水,在两个杯口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用酒精灯将玻璃片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教师归纳得出结论: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发生液化现象.不仅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使其液化.【实验3】做教材第16页图1—22实验.此实验不便全班学生观察,教师可在教室内巡回让学生看.也可配合投影仪观察.需注意:乙醚蒸气有麻醉性,挥发性极强,实验要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发生液化的条件: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两者兼用【举例】将气体燃料液化,可使体积减小便于贮存和运输.例如,液化气的制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就是液态的氢和氧(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演示实验】教材第26页图1—22所示的实验,让学生触摸针筒外壁并做分析得出液化放热结论.气体液化时要吸热 列举汽化现象的实例【思考回答】这个变化在什么温度下发生的 这个变化对温度有要求吗 【问题】 三幅图分别突出了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三幅图分别要对比什么) 导致什么结果不同 【问题】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当地人民利用地下很深的渠道输水,这种办法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 (应用知识)【问题】你还能举出其它实例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吗 【学生实验】 验证蒸发需吸热1.在皮肤上擦酒精,体验感觉并做出分析.2.取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用酒精浸湿的棉球包住玻璃泡,另一支不包,过一会儿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出现差异,说说这是为什么 3. 各实验组自己设计实验记录表格4.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多投影几组学生的实验记录表)说明沸点与压强有关.请学生代表说出看到的现象并做解释【归纳】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举例】举出生活中液化的实例
课后作业 课课精练 第四节
教学反馈
备注
教学点评:
在这节课中,将大部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的精神.
演示实验(教师)
观察举例引出课题(学生)
讨论提出研究的问题(学生)
逐一解决问题
搜集事例或设计实验验证
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分析结论
猜想与反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