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导学流程】
【知识链接】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于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导学流程】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年初一晚上8点,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经典咏流传》上线了!
节目播出三天,豆瓣评分高达9.3分,72%的人给了五星好评。
这里有当红的小鲜肉王俊凯、王力宏等,也有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杨洪基、汪明荃等。他们和诗以歌,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词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面我们先欣赏尚雯婕演唱的一首歌《木兰诗》。(听完后让学生谈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三、诗歌诵读,基础感知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ù) 军帖 (tiè) 可汗(hán) 鞍鞯(Jiān)
辔头(pèi) 鸣溅溅(Jiān) 鸣啾啾(jiū) 戎机(róng)
金柝(tuò) 阿姊(z?) 著我旧时裳(zhuó)
②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③学生分组朗读比赛。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疏通文意:参考课下注释,理解文意。(3分钟)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一段的大意。
3、划分结构,概括情节。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三、探索未知
1、人物赏析:读了全诗,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问题记录
四、【堂测堂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略)
木兰当户织 ( 门 ) 唯闻女叹息 (只 ) 问女何所思( 什么 )
愿为市鞍马 ( 买 ) 旦辞爷娘去 ( 早晨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 )
万里赴戎机 ( 军事 ) 关山度若飞 ( 过 ) 朔气传金柝( 北方 )
赏赐百千强 ( 有余 ) 愿驰千里足 (希望 ) 出郭相扶将( 扶持 )
《木兰辞》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导学流程】
复习检测:背诵诗歌。
二、深入学习:
1、小组合作,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教师示例: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学生自由赏析: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根据上面的赏析小结木兰形象:
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的女英雄。
3、品读探究:
(1)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4)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
4、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这也给我们作文以启示。
5、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三、再读《木兰诗》,感受木兰的女英雄形象。
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四、拓展延伸:
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看诗歌的凝练的语言
③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④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怎么学习木兰?
问题记录
【堂测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