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解决文章的生字词,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花的。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花的。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
一、基础感知
1、走进作者
宗璞:(璞:pú 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雕琢的玉)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乃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她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她所特有的知识女性的才情、儒雅的气质,以及柔中带刚的恪守,均得益于她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活背景。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她的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丁香结》、《西湖漫笔》等,笔调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2、读准字音
迸溅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伫立
3、理解词意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表示盘旋曲折的样子。
春红已谢:春天的花已经凋谢。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迸溅:向四处溅开。
二、深入探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围绕着“紫藤萝”这种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划分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6): 花之美 第二部分( 7 ):情之美
第三部分(8—9):忆之美 第四部分(10—11):思之美
2、作者写紫藤萝花文笔优美,不仅是巧用了修辞,更主要的是她抓住了花的特点来写。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从哪些角度来写花?
从三方面描写紫藤萝:
⑴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
⑶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成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3、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文中画出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感情的变化: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向前
[堂测堂练]
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个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参考: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问题记录
《紫藤萝瀑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文章的记叙方法
体会花的精神美,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的记叙方法
2、体会花的精神美,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态度。
一、基础感知
1、背景简介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 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回顾旧知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去写紫藤萝的?分别是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
二、深入探究
1、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紫藤萝的语句并进行赏析。
例: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即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壮观景象,有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
我喜欢的语句:
赏析:
2、作者望着眼前的紫藤萝,她想到了什么吗?她是怎样把花和人连在一起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也可以直接谈谈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明:花——不幸——紫藤萝瀑布
暗:人——不幸——加快脚步
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花挺了过来,人更应不畏惧人生中的挫折坎坷,磨砺自我,投身于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
3、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描写了花的形态美、颜色美、香气美、精神美,赞美了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并且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困境是暂时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向往美好。
[堂测堂练]
自选一种植物,尝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作。(不少于200字)
问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