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6 11: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师大版《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②理解速度的公式,知道速度的单位。
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生活经验找到定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进而设计实验对物体运动快慢进行定量比较,建立速度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探究法。
②通过定量比较找到速度的公式,通过计算理解定量比较的好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②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运用。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设计:小组探究式教学
学法指导:经验 观察(视频) 实验 理论 操练 课件
教学准备:(1)亚洲飞人刘翔在2004年奥运会上比赛(视频)。
(2)小车×2、长木板(带刻度)×2、停表共12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问题情境: 问:我们是怎样比较谁更快的?引:在这两种比较方法中,什么物理量是相同的,什么物理量大小不同?放:播放刘翔比赛视频。 回忆:学校体育运动会百米赛跑的情境。发言:1、在运动过程中,跑在前面的跑 得快;2、在到达终点时,先到达的跑得快。观:观看刘翔比赛视频。
2、猜想: ①注意启发②“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亚洲人的骄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猜想:1、在运动过程中刘翔处于领先地位: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路程,运动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2、刘翔先到终点:在相同的路程时比时间,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2、定性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①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定性比较。②教师巡回指导;适时评价。 发言:利用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把两 辆小车放在斜面上,由猜想1可 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 端同时滑下,在途中比较谁运动 的路程大;由猜想2可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端滑下,看谁先到终点。学生实验:
3、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①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定量比较。②指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③多媒体展示表格。 发言:由猜想1可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端同时滑下,在1s的时间内分别测出运动的路程;由猜想2可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端滑下,计下到达终点的路程,分别测出到达终点的时间。学生设计表格:学生分组实验:
4、分析论证: ①展示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数学语言又表述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表示为 , 。②展示计算结果。③对实验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s/t与t/s的区别,启发学生根据人们的习惯常用s/t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生表述:类似地“通过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用数学语言又表述为“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即可表示为 , 。学生计算:学生对结果展开讨论交流:
5、速度概念与计算: ①教师引导。②播放:1m/s= 3.6 km/h 60cm/s=360dm/min③播放影片: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④题1:2004年第28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以12.91s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栏金牌。他的速度是多少?题2: 学生表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公式是v=s/t。单位是m/s或km/h等。演排:不同速度单位的换算。学生观看影片:学生计算,讨论交流定量比较快慢的好处。
6、课堂小结: 问:你在这堂课里学到了什么? 定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是(定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公式、单位/控制变量法……
7、课堂作业: P43面1、2题 学生完成作业
8、布置实践 活动: 课外测量自己行走的速度到底多大? 课外测量并作好详细记载。
教学反馈
表格预案:
表1:
小车 运动路程(cm) 运动时间(s) 运动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cm/s)
快车
慢车
说明:最后一列可在分析数据时加入。
表2
小车 运动时间(s) 运动路程(cm) 运动时间与运动路程的比值(s/cm)
快车
慢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