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师大版《7.6 二力平衡》探究活动方案
探究课题一:在竖直面上二力平衡条件
【目的和要求】
认识力的平衡现象,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
【仪器和器材】
称量为5牛的弹簧秤二只,泡沫塑料块,细铁丝和铁架台等.
【实验方法】
1.用泡沫塑料块制一个轻小圆板(直径可取3-4厘米,厚1-2厘米).将一小段细铁丝沿中心平行于圆板面穿过泡沫块后,把两端弯曲成挂钩状.然后,把两个弹簧秤的挂钩挂在泡沫块的上、下两挂钩上,如图1.11-2.下面的弹簧秤应倒着用,使它的挂钩挂在泡沫块的挂钩上.从两个弹簧秤可读出两示数相等(泡沫块重不计,
下面的弹簧秤的读数应注意由于倒着用而产生的误差).
2.手拿着下面的弹簧秤往下拉,两秤示数同步增加.当泡沫块静止时,两秤示数总是相同.
可见,平衡的条件跟上一个实验得到的结果相同.
结论:
不论是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只要处于平衡状态,它所受到
的两个力,总是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如果只演示了水平方向上的二力平衡就去分析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拉力(或支持力)的平衡问题,似嫌过急,很多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建议有条件时,可增加竖直方向上二力平
衡的演示.
探究课题二:用手指移动的方法找重心
取一把直尺(或粗细均匀的木棒)水平地搁在左、右食指上,然后使左右食指向中间方向移动,你会发现直尺(或木捧)将在你的左右食指上交替滑动.这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越大,它们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如果左(或右)食指和直尺之间的摩擦力较小,那么尺就在左(或右)食指上滑动.随着左(或右)食指向重心方向靠拢,左(或右)食指承受直尺的重力逐渐增大.当这个摩擦力增大到比右(或左)食指和尺之间的摩擦力大的时候,尺就转变为左右(或左)食指上滑动.最后当两食指接触时,两食指中间的一点,就是直尺的重心.只要用一个指头托在重心下,直尺就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用丁字尺做这一个实验,就会发现重心不在尺的中点,而是偏向尺重的一端,丁字尺头部越重,重心距头部越近.
探究课题三:小实验:找出板状物体的重心
1. 活动目的:
(1) 确定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
(通过物体上的任一点悬挂物体,并通过该点吊一根重垂线,当物体静止时,重心在悬挂线上,再另选一点重复一次,两悬挂线的交点就是重心.)
(2) 学习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仪器材料:
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平板状物体(厚度均匀,并分别剪成如图1·8-1所示的五种图形备用),小钉(或大头针),细线,小砝码(或是小的重物),木板,刻度尺.,用细线悬挂起来的、带有重垂线的挂钩,一只铅笔.
3.活动指导:
(1) 物体上任意一点A挂在挂钩上,把物体悬挂起来;
(2) 当物体静止时,用铅笔在板上沿重垂线画出悬线的延长线AC;
(3) 换另一点B把物体悬挂起来,如上方法画出此时悬线的延长线DB.BD与AC的交点E就是这个物体的重心.
4.交流讨论:
(1) 你能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C点就是板状物体的重心吗?
(2) 你能否再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C点是否是物体的重心?请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实际做一做,并在下面写出来.
【注意事项】
1.用L形硬纸板实验肘,两条线交点不在纸板上,这说明有些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有可能在物体外.
2.纸板应竖直悬挂,孔不能太大,能使纸板自由转动即可.
不均匀物体的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部质量的分布有关.用本节实验中悬挂的方法可以找到物体的重心.
探究课题四:重心板的制作方法
1.取各种形状不规则的薄木板或厚纸板,在板边的某一点系一细绳将板悬挂起来.再在悬挂点拴一重垂线,沿重垂线用铅笔在薄板上画一直线.在板边的另一点,以同样的方法在薄板上画一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重心.如图2.7-1(a)所示.
2.做一个适当大小的支座,中间立一根粗铁丝为支柱.支柱的顶端要锉尖.
【使用方法】
如图2.7-1(b)所示,将找出重心的不规则形状木板或硬纸板的重心放在支柱的顶尖上,可见不规则形状木板保持水平静止.
探究课题五:筋斗人
【制作方法】
1. 取两根长28厘米的粗铁丝,弯成如图2.7-3所示的形状,端都锉尖,固定在15
×10×0.5厘米3的底板上.两者相距5厘米.
2. 用刨平的木板照图锯一人体形,边缘用木锉锉光,在其重心处穿一长7厘米的铁丝.
将穿有木人的铁丝放在铁丝架上(木人翻动时不能接触底板).
【使用方法】
用手轻轻拨动木人的一端,木人即来回翻动久久不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