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梳理探究 修辞无处不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梳理探究 修辞无处不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8 21: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钱钟书《围城》
修辞无处不在修辞 修辞: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更加鲜明生动。

不仅包括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还包括音节组合、炼字、炼句等手法。

一、语音修辞
二、词语修辞
三、语句修辞
修辞分类修辞一、 语音修辞 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①修辞格如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
②音节组合如联绵词、叠音词、押韵等。 探究一3、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的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下面的句子在语音的调配上具体用了什么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1、来吧,来吧,来吧。一起舞蹈,什么烦恼可以将我打扰;来吧,来吧,来吧。多么逍遥,歌声悠扬,哦,深情荡漾…来吧 —韩红《来吧》
语音修辞的效果富有节奏
优美动听
二、 词语修辞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①炼字、词语超常搭配;
②比喻、拟人、仿词、夸张、借代、
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 “闹”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形象的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场景。还使用了通感的手法,春天花儿绽放,春景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视觉,它是一种静态之景,但是一个闹,又可以使我们想象出春光明媚,莺歌燕舞,百鸟嬉闹,万物争春的这些动态的景象,所以这个闹用了通感之后就起到了一种化静为动的作用,更加让我们体会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探究2、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
“提着”“千辛万苦”,词语的超常组合,也是炼字。千辛万苦不用背,不用负,也不用拖,而用提,可见一种举重若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后句的“换”字用得好,有付出才有回报,幸福的前提是付出千辛万苦。①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春景》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双关又分为两种: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例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旗杆上插鸡毛,你好大的掸(胆)子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仿词: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
·宋丹丹:那钱儿不是有个罪名叫—— 崔永元: 挖社会主义墙角! 宋丹丹: 是,给我定的罪名就叫薅社会主义羊毛。
仿歌名《都是月亮惹的祸》的例子
都是太阳惹的祸词语修辞的效果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修辞无处不在之三:语句修辞倒装、整散句、长短句、反问句、
设问句等语句修辞:对句子的选择、组合与锤炼
1、祖国啊,我爱你!3、做人要是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呀?
——《少林足球》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郁达夫《故都的秋》)
  
语句修辞的效果灵活,不呆板
重点突出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并说说表达效果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⑶中国平安,平安中国。
⑷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光明日报》)
⑸青龙卧雪—菜肴
绝代双骄—菜肴
⑹ 说说这条公益广告之妙
爱我,追我,千万别吻我!
⑺海上( )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A、升 B、生
课堂练兵
·下面两道题任选其一
1、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描写你的某一个学科的学科特点,也可以写出对某学科的感悟。2、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运用修辞为粉笔设计广告词。课后作业 课外延伸
据传说,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和黄庭坚对月赏梅。苏轼的妹妹走过来,笑着说:我有一联,只是有两个关键字未找妥,想请教你们。这一联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轼知道妹妹喜欢出难题,但又不能拒绝,只好仔细琢磨起来。黄庭坚稍一思索,便回答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摇头说:“太俗了!”苏轼接着说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还是摇摇头。黄庭坚着急地说:“加何字为妙,愿洗耳恭听!”苏小妹笑着轻轻吟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三联涉及动词的选择,你认为哪一联最好?为什么?另外,请搜集古今中外“推敲”的故事,并与同学交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