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课时)
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和
公式:R总=R1+R2
2、推论:(1)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 即R>R1、R>R2;
(2)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
总电阻为 R=R1+R2+R3+…+R n
(3)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nR0
(4)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即: =
[作业设计]
(A)
1、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 。
2、R1=20Ω , R2=50Ω 将这两个电阻串联起来,其总电阻为 。
如果把它们接在14伏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3、将5个阻值均为30Ω的电阻串联起来,其总电阻为 ,若将它们串联在15V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B)
1、如图所示,R1 = 5Ω,R2= 10Ω,U总=15V
求:I= ,U1 = ,U2 =
2、电阻R1与R2串联后,连到10V的电源上,R1 = 30Ω,测得R1两端的电压是6V,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的阻值。
3、一把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72欧,通过的电流是0.1A,问必须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把它接到220V的电源上。
4、电阻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_______,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电阻的并联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
2、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1_____U2
3、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特点?(R=R1+R2+R3+…+R n ; 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
[思考] 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
二、达标导学
我们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推导一下,看看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
1、 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知:I=U/R I1=U/R1 I2=U/R2
并联电路中有: I=I1+I2
所以 U/R=U/R1+U/R2
所以 1/R=1/R1+1/R2
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分析:因为1/R>1/R1 所以R由此证明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我们能不能和串联电路一样,也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呢?
2、实验探究
(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的问题]: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猜想与假设]:
有电阻的串联作为基础,同学们很容易猜
想到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减小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
图,然后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表明:
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
一个分电阻的阻值 都小 。
(通过实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猜想
是正确的)
[思考] 当有n个电阻R1、R2、R3、…、Rn并联 时,其总电阻为多少?
(学生自己进行推导,然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R=1/R1+1/R2+1/R3+…+1/R n
[思考] 如果是由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起来,其总电阻又为多少?
(学生动手进行推导然后得到)
R=R0/n
[例2] 用电器甲的电阻为20欧,用电器乙的电阻为80欧,将它们接在电压为16伏的电源上,求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以及通过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流。
解: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
图,并将已知量和待求量标
在电路图上。
设:总电阻为R,总电流为
I。由 1/R=1/R1+1/R2可得
1/R=1/20+1/80,
R=16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
I=U/R=16V/16Ω=1A
因为总电压与两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
I1=R/R1=16V/20Ω=0.8A,
I2=U/R2=16V/80Ω=0.2A
[练2] R1与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2.4欧,已知电阻R1 =4Ω,则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欧?若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100mA?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电源电压多大?,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自己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B
A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