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八 有机化学基础 同分异构体(原卷版)
1.【2018北京卷】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2.【2018江苏卷】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 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3.【2018新课标Ⅰ卷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2018新课标Ⅰ卷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 C5H12至少需要2molH2
5.【2018新课标Ⅲ卷】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6.【2018新课标Ⅱ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7.【2018天津卷】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8.【2017海南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9.【2017北京卷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10.【2017新课标Ⅲ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11.【2017新课标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12.【2017新课标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13.【2017新课标Ⅰ卷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4.【2017北京卷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15.【2017天津卷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16.【2017江苏卷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17.【2016新课标1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18.【2016新课标Ⅱ卷】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19.【2016新课标Ⅲ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0.【2016新课标1卷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1.【2016新课标2卷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7种 B.8种 C.9种 D.10种
22.【2016新课标Ⅲ卷】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 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 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 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23.【2016上海卷】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PV是聚苯乙炔
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
D.1 mol 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反应
24.【2016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与都是α-氨基酸且互为同系物
25.【2016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
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
26.【2016北京卷】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苯
沸点/℃ 138 144 139 80
熔点/℃ 13 25 47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27.【2016海南卷】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
28.【2016上海卷】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三元轴烯()与苯( )
A.均为芳香烃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分异构体
29.【2016上海卷】烷烃 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30.【2016海南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 1的有( )
A. 乙酸甲酯 B. 对苯二酚 C. 2-甲基丙烷 D. 对苯二甲酸
31.【2016四川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溶液变浑浊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32.【2016天津卷】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八 有机化学基础 同分异构体(解析版)
1.【2018北京卷】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答案】B
【解析】
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
,、中苯环都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项错误;
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含有的官能团为-COOH或-NH2,B项正确;
氢键对该分子的性能有影响,如影响沸点、密度、硬度等,C项错误;
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采用切割法分析其单体为、,该高分子化合物由、通过缩聚反应形成,其结构简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2.【2018江苏卷】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 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答案】BD
【解析】
X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2个H、3个Br、1个O和苯环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单键可以旋转,X分子中羟基氢与其它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A项错误;
Y与Br2的加成产物为,中“*”碳为手性碳原子,B项正确;
X中含酚羟基,X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Y中含碳碳双键,Y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错误;
D项,对比X、2-甲基丙烯酰氯和Y的结构简式,X+2 甲基丙烯酰氯→Y+HCl,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BD。
3.【2018新课标Ⅰ卷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A果糖是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双塘。A项符合题意。
B酶属于蛋白质,B项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等不饱和结构,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2018新课标Ⅰ卷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 C5H12至少需要2molH2
【答案】C
【解析】
A螺[2.2]戊烷和环戊烯的分子式均为C5H8且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不符合题意;
B螺[2.2]戊烷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项不符合题意;
C螺[2.2]戊烷中的化学键均为单键,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C符合题意;
D螺[2.2]戊烷分子式均为C5H8,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18新课标Ⅲ卷】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答案】C
【解析】
A.苯乙烯中含有苯环,能够与液溴在发生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符合题意;
C.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 或 ,C符合题意;
D.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18新课标Ⅱ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氯代烃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
7.【2018天津卷】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
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
8.【2017海南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答案】AD
【解析】
A.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即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与酯化反应有关,故A正确;
B.乙烷和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烷,故B错误;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鉴别,故C错误;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CH2Cl2 、CHCl3 、CCl4等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故D正确。
故选AD。
9.【2017北京卷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通过图示可以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根据原子守恒,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H2O,A正确;
B、反应②生成(CH2)n中含有碳氢键和碳碳键,B错误;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C正确;
D、观察可以发现图中a是(CH3)2CHCH2CH3,其系统命名法名称是2-甲基丁烷,D正确。
答案选B。
10.【2017新课标Ⅲ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组成植物油的高级脂肪酸为不饱和酸,含有碳碳双键,氢化过程为植物油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
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11.【2017新课标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C
【解析】
A.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A正确;
B.人们在补钙的同时经常同时服用维生素D,原因就是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B正确;
C.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C错误;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否则对人体有害,D正确。
12.【2017新课标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者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A.尼龙绳的主要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
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
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
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故选A。
13.【2017新课标Ⅰ卷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二氯取代物和共平面判断。二取代或多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一般采用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即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注意不要重复。关于共平面判断应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是要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错误;
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是6种,B错误;
C.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C错误;
D.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答案选D。
14.【2017北京卷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该题难度较大,本题的关键是找到高聚物聚维酮的单体,解题过程中不要被原给定复杂结构迷惑,通过层层剥离就可以得到结论,注意题干选项的挖掘,例如氢键等。注意掌握单体的判断方法,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1)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①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可;②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③凡链节中主碳链为6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两种(即单烯烃和二烯烃);(2)缩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断键,补原子,即找到断键点,断键后在相应部位加上-OH或-H。
因为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则去除HI3、氢键,得,应写成,可得聚维酮的单体是,A正确;
B、通过A分析研究,聚维酮分子由(2m+n)个单体聚合而成,B错误;
C、“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可知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从结构上看,聚维酮碘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使其易溶于水,C正确;
D、聚维酮含有肽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正确选B。
15.【2017天津卷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答案】B
【解析】
汉黄岑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A错误;
B、汉黄芩素结构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B正确;
C、该物质酚羟基的邻、对位还可以与1 mol Br2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故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2 mol Br2,C错误;
D、该物质中含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醚键,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只剩余羟基和醚键,官能团种类减少2种,D错误。故选B。
16.【2017江苏卷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a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a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
a、c分子中分别有6个和9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以这两个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
平面内,B错误;
a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c分子中有醛基,这两种官能团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C
正确;
D.b分子中没有醛基,所以其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D错误。答案选C。
17.【2016新课标1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答案】D
【解析】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为一个小球,有浓烟,有与蛋白质灼烧不一样的气味,A正确;
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B正确;
C.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高温等条件下会变性,C正确;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约为75%,浓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杀菌功能.浓度在95%以上时,一接触菌体便引起菌体表层蛋白变性凝固形成保护膜阻碍乙醇分子的继续渗入,而导致杀菌力的降低,D错误。
18.【2016新课标Ⅱ卷】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答案】B
【解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
19.【2016新课标Ⅲ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
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说法错误;
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聚乙烯用于食品包装,故说法正确;
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说法正确。
20.【2016新课标1卷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A、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共5个碳,习惯命名法应该为异戊烷,故A错误。
B、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符合加成反应的定义,故B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
故C错误。
D、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本题选B。
21.【2016新课标2卷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7种 B.8种 C.9种 D.10种
【答案】C
【解析】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可看成是C4H10中的2个H被2个Cl取代,C4H10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正丁烷中2个H被2个Cl取代,有6种情形,异丁烷中2个H被2个Cl取代,有3种情形,一共有9种,分别为1,2-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1,4-二氯丁烷;1,1-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1,1-二氯-2-甲基丙烷;1,2-二氯-2-甲基丙烷;1,3-二氯-2-甲基丙烷。
故选C。
22.【2016新课标Ⅲ卷】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 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 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 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答案】C
【解析】
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故正确;
B、异丙苯与苯均为分子晶体,,由于分子晶体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且异丙苯相对分子质量比苯的大,故沸点比苯高,故正确;
C、苯环是平面结构,当异丙基中间的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不能碳原子都在一个平面,故错误;
D、异丙苯和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故是同系物,故正确。
23.【2016上海卷】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PV是聚苯乙炔
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
D.1 mol 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该物质不是聚苯乙炔,错误;
B.该反应除产生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小分子生成,属于缩聚反应,正确;
C.PPV与聚苯乙烯的重复单元不相同,错误;
D.该物质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1mol最多可以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错误。
24.【2016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与都是α-氨基酸且互为同系物
【答案】A
【解析】
A.等效氢方法,有几种氢原子其一溴代物就有几种,甲苯、2-甲基丁烷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故A正确;
B.该分子结构和乙烯相似,乙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据此判断该分子结构中四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该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上有6个C原子,其名称为2,3,4,4-四甲基己烷,故C错误;
D.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 A
25.【2016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
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
【答案】B
【解析】 甘油的化学名为丙三醇,是醇类,不是烃,其余各项都为烃类。故选B。
26.【2016北京卷】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苯
沸点/℃ 138 144 139 80
熔点/℃ 13 25 47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答案】B
【解析】
甲苯变二甲苯是甲苯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代替,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
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B错误;
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正确;
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低,冷却后容易形成固体,所以能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D正确。
27.【2016海南卷】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
【答案】AC
【解析】
由乙苯生产苯乙烯,单键变成双键,则该反应为消去反应,A项正确;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二甲苯,而二甲苯有邻、间、对三种,包括乙苯,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四种,B项错误;
C.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而乙苯不能,所以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C项正确;
D.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所以乙苯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有7个,而苯乙烯中,苯和乙烯均是平面形分子,通过碳碳单键的旋转,共平面的碳原子有8个,D项错误;
答案选AC。
28.【2016上海卷】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三元轴烯()与苯( )
A.均为芳香烃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项D正确。
29.【2016上海卷】烷烃 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答案】D
【解析】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可概括为以下步骤:选主链称某烷、编号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选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有6个C,并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给主链的碳原子编号,该物质的名称是2-甲基-3-乙基己烷,故选项D正确。
30.【2016海南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 1的有( )
A. 乙酸甲酯 B. 对苯二酚 C. 2-甲基丙烷 D. 对苯二甲酸
【答案】BD
【解析】
乙酸甲酯(CH3COOCH3)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
1:1,错误;
B.对苯二酚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正确;
C.2-甲基丙烷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错误;
D.对苯二甲酸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正确,
故选BD。
31.【2016四川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溶液变浑浊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答案】D
【解析】
溶液中也可能是含有碳酸氢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等,故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错误;
C、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才显蓝色,故错误;
D、苯酚钠和乙酸反应生成苯酚和乙酸钠,说明乙酸酸性比苯酚强,故正确。
32.【2016天津卷】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是各种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正确;
B.氨基酸不具有生物活性,遇重金属离子反应不属于变性,错误;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可以生成4种二肽(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可以生成两种、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丙酸可生成1种、α-氨基苯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可生成1种),错误;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错误;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