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课件:专题4 《祝 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课件:专题4 《祝 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8 22: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祝 福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文本总结课后悦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以语言超过实际行动为可耻。
【领悟】做人要言而有信,讲话要兑现;不要把话讲得超过了自己的表现,做不到的,绝不承诺。
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译文】道路虽近,不走也不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也完不成。
【领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实际行动。而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导入阅读人间鲁迅
林贤治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一个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唯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
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虚伪、保守和愚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怕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昧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学表达无遗了。世间的一切纪念物,丝毫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的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1902年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
5月他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后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轰动文坛。1927年后写了大量著名的杂文,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坟》《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等,同时还主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刊物。并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著有二十卷的《鲁迅全集》,享有世界性声誉。
鲁迅学习西方小说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小说的新形态。鲁迅塑造了一大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2.背景解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五四运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祝福》就是在这种探索下产生的。在这篇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迫害剥削劳动妇女的凶残本质,反映了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3.古代文化知识(1)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2)鲁迅作品集
①短篇小说集两部
《呐喊》(1918—1922),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彷徨》(1924—1925),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②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22—1935),包括《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③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原名《旧事重提》)。
④散文诗集:《野草》(1927)。
⑤杂文集,包括《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译作,包括果戈理的《死魂灵》和法捷耶夫的《毁灭》。
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答案: (1)zhuó tuán miù bí qi kē wéi shàn zǐ cù yǎo zhuì xīn lǐ jǔ 答案: (2)jiān jiàn gēng gèng tà tuò yān yàn yè páo pào zhé zhē 答案:霭/蔼 骸/骇 赎/渎 诧/咤 2.据音写字答案: (1)①力气 ②力量 3.词语辨析
(1)力气·力量
【辨析】都有“人或动物的肌肉所产生的效能”的意思。“力气”只限于表示人或动物。“力量”除了人或动物,还表示其他事物所产生的效能,通常用于抽象事物,表示个人或集体发挥的能力、事物发生的作用和效力。
【例句】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任建国更想为保险业建言,要花大
    改善保险市场基础,抓住未来5—10年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②金融危机之后,在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中女性的    逆势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女性日益呈现出超越半壁江山的态势。?答案: (2)①本领 ②本事 (2)本领·本事
【辨析】都有“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的意思。“本领”不仅指一般的技能,还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具备的技能或者比较复杂的技能,多用于书面语。“本事”只指一般的技能和能力,多用于口语。
【例句】①与国内大型车展卖力吆喝、千方百计找模特、请明星吸引眼球不同,日内瓦车展车企都在拿自己的看家    做展示,很少玩“噱头”。?
②《环球时报》的评论就直批中国南海的其他争端国“好像有了美国撑腰,它们就都有了让中国屈服的权力和    ”。?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把握 二、文本研读
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应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共描写了三次祝福的情景,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小说中共有三次“祝福”的描写。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神拜佛,祈求好运,而像祥林嫂这样的穷人却要为富人们的“福礼”而付出艰辛。这首先突出了穷富之间的矛盾,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也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描写,暗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势力依然顽固,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祥林嫂的悲剧也是必然的。
  这样的环境描写,既能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好与坏,穷与富,同时也联系到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场面的描写。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更具有代表性。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祝福用的牲醴,使得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利。为了重新获取“祝福”的权利,在柳妈的怂恿之下,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喝止,至此,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免于侮辱与痛苦的希望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祝福本身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中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这种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祝福》既是小说的标题,又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与“祝福”密切相关,因而小说中有关“祝福”场面的描写是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中之重,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故,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中,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极具意义。2.【对应考点:分析小说形象】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及临死前,外貌(尤其是眼神)有哪些变化?作者为什么着力写这些变化?参考答案:本文作者正是通过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反映了祥林嫂由一个贫苦善良的青年妇女最后沦为乞丐,直至悲惨死去的全过程。
描写祥林嫂的脸色:第一次是青黄,第二次还是青黄,第三次黄中带黑。
描写祥林嫂的脸颊:第一次是红色,第二次是消失了血色,第三次是消尽了悲哀的神色。
描写祥林嫂的眼睛:第一次是顺着眼;第二次是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第三次是眼珠间或一轮,仿佛木刻似的。
三次外貌描写写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发展的过程,第一次写出她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第二次写出她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第三次写出她在遭到了致命的肉体与精神的打击之后,对生活已经彻底的绝望,变得麻木。参考答案:本文采用的是倒叙的叙述方式。小说先写出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然后用回忆把其不幸的一生写出来。先写出结果,有利于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对读者的心灵造成强大的震撼,促使读者去思考,便于作者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便于取得读者的认同。后来对祥林嫂身世的叙述,可以帮助读者根据情节去认识封建礼教是如何摧残迫害祥林嫂的,并从多个方面去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害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性的理解,更好地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对应考点:分析小说结构】小说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参考答案:①体现了小说以事件命名的特点。②祥林嫂这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牵引出来的。只有将其不幸置于“祝福”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旧中国社会,尤其是神权在其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③把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放在“祝福”的环境中,才能增强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从而深化主题,把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即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者的呼号”展示给读者。4.【对应考点:分析小说标题】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深刻含义?三、探究争鸣
祥林嫂对她自己有没有责任呢?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思路提示一:祥林嫂有反抗精神,主要表现在:
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对死后魂灵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产生了怀疑。
思路提示二:没有反抗精神,主要表现在:
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祥林嫂所谓的反抗,也是封建礼教在她身上的反映。四、主旨归纳
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该小说的批判价值何在?答案: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同时,作者也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文本总结 巩固学习  一、技法归纳
1.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2.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我们知道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有细节描写等。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分,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
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3.采用多种写作手法
《祝福》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为: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从故事情节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双重框架式结构、叙述视角的转换、语言的讽刺和对比等手法反映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二、微型写作
旧年将去,新岁且至,新旧交替之际,你一定有一些话想对他(她)说吧。他(她),可以是父母、师长、朋友、小伙伴,也可以是你隐在心底不愿明示的“神秘人”。话,可感恩、可祝福、可关怀……请以新年短信的方式向对方传达这些心意吧。要求:字数在200字左右。
?
?
?
?  写作示例:致“发小”:
  六岁,十六岁;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十二年来,我们一起走过。我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你的小秘密,你的糗事,点点滴滴,就像你也那么了解我一样。记得我们在KTV里流着泪大吼“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么?傻丫头,不论再有多少个冬天,我们都能一起把它变成春天的,不是么?过去的十二年不会随着新年的到来而消失在泛黄的日历深处,我们之间的一切都会好好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三、素材积累
【素材1】
明清两代进朝廷建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清朝乾隆以后,国子监却只是个空名,地主豪绅等可以凭祖先的“功绩”或捐钱取得监生的资格。
适用话题:教育没落是亡国的前兆;教育腐败是社会最大的毒瘤。
【素材2】祥林嫂是一个命运悲苦的女人,二十六七岁死了丈夫,出来给鲁四老爷家做工,又被婆家的人抓去卖给贺家墺的贺老六,本以为会过上好日子,结果贺老六又断送在伤寒上,儿子阿毛不久也被狼叼走,她自己更被本家人赶了出来,只好再求助鲁四老爷,而再进鲁家的祥林嫂却受到鲁镇人的鄙弃,最后被逐出鲁家,乞讨为生,在一个“旧历的年底”终被“无常”从这“百无聊赖”的人间打扫了去。
适用话题:人祸远比天灾的危害来得大;没有尊重就没有人权。【素材3】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封建思想对她的影响,以及那些把听祥林嫂讲故事当做安慰的无聊的麻木的看客,更突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捐了门槛之后仍不被理解成了祥林嫂内心永远的痛。也正是这不被理解的痛苦,才让她在别人的“祝福”声中死去。她的死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多一些责任,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善良,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适用话题:让世界充满爱、多一些关爱,少一点冷漠、伸出你温暖的手。课后悦读 延伸学习秋 夜
鲁 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意境冷寂深邃。借景抒情,凄清冷寂。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一系列静态的描写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于是收到了“鸟鸣山更幽”的效果。而那肃穆、冷寂、深邃的意境也随着凸现了。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野草》) 文字简洁,鲜明地勾勒出一个对着灯沉思默想孤独悲愤的求索者形象。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