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29 16: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资料链接 各拉丹冬突耸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由一大片南北长达50余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攒聚约50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所组成,位于东经91°,北纬33.5°,海拔6 621米。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走近作者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 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
《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等.马丽华词语积累黧黑(lí)   棱角(léng)  虔诚(qián)
蠕动(rú)  豁然(huò)  煞风景(shā)
演绎(yì)  明媚(mèi)  酝酿(yùn niàng)
砾石(lì)  眩晕(xuàn)  蜷卧(quán)
腈纶(jīng) 皱褶(zhě)  熠熠(yì)
烁烁(shuò)  骤然(zhòu磅礴(páng bó)
懈怠(dài) 挪动(nuó)接踵而至(zhǒng)2、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东的哪个地方?它有什么 特点?整体感知1、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3、作者在冰塔林见到那些奇观?又经历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整体感知 交代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介绍当地的概况 写我在冰塔林的经历和所见到的奇观。感受到各拉丹东所孕育的生命。1、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整体感知2、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东的哪个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冰塔林。其特点是神奇和壮美。 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3、作者在冰塔林见到那些奇观?又经历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冰的庄园冰的院落 坚冰丛莽 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 熠熠烁烁 琼瑶仙境 严寒;缺氧 ;尾椎骨折、腰椎错位 神奇
壮美深层探究 1、读第一段中“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富有雕塑感”一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深层探究 2、在第5段中,作者写肩扛大冰凌行走冰谷中时用了“蠕动”一词,请说说明个词的妙处在哪里?深层探究 3、怎么理解“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一句?深层探究 4、细读第11段,这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冰塔林之美?冰塔林熠熠烁烁,光彩夺目。形态美色泽美 挺拔、敦实的、奇形怪状、蜿蜒而立。感觉美这波纹就是年轮。深层探究 5、如何理解“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一句?深层探究 6、第12段作者说“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把。”你如何理解?深层探究 7、“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一句有什么作用? 长江源头,在静止不变的坚冰之下不断地向前流动,不断地向前发展,于静止中孕育力量,终有一天,能展现自己的雄奇与绝美。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那些看似死寂的冰川,其实暗含着力量,孕育着生命。每一个伟大的生命,其实都是在看似静止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壮大,最终成为气势磅礴的奇观,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深层探究 8、作者用“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一句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主题探究 作者通过游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写法探究各拉丹东山脚冰河冰塔林 1、由远及近,移步换景,展现冰塔林的雄奇与壮美。写法探究2、边叙边悟,思考人生.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感悟。一朵小花,我们会感悟它的一花独放;一棵小树,我们会感悟到它的孤独与坚强;一只小鸟,我们会感悟到它的自由与浪漫……那么,你的身边有什么东西值得你感悟的呢?用250字左右写出你身边的景物,并展开联想,写出你的感悟。巩固提升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蜷卧( ) 腈纶( ) 明媚( ) 砾石( )
lí黑( ) qián诚( ) huò然( )nuó动( )(quán jīng mèi lì
黧 虔 豁 挪)巩固提升2、请根据语境,再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
每一朵鲜花,都有结出果实的梦想;每一滴雨露,都有滋润大地的梦想; 。每一座高山,都有仰望星空的梦想课堂小结 祖国河山之美,不只是一个各拉丹东,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美的东西。有一位哲人这样说:“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擦亮你的双眼,从生活中发现美吧。课后板书长江源头各拉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