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 1.3 常见的酸(第一课时 盐酸)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上 1.3 常见的酸(第一课时 盐酸) 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9 16:0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1.31常见的酸--盐酸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
A. 浓盐酸电离出氯离子
B. 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水蒸气形成了白雾
C. 浓盐酸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小液滴
D. 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小液滴
2.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色酚酞试液遇盐酸变红色
B.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C.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是盐酸
D. 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就可使稀盐酸变成浓盐酸
3.盐酸是一种主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B. 浓盐酸是黄色与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 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助消化 D.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4.下列物质中,与盐酸不反应的是( )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钡 C. 硫酸 D. 碳酸钠
5.有100g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B. 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 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 D. 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6.如图,在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稀盐酸的容器中,放一塑料方块,漂浮于稀盐酸中,若向容器中加入足量石灰石(CaCO3)使其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则塑料方块在溶液中( )
A. 下沉 B. 上浮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7.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如果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再把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那么测得的pH与稀盐酸实际的pH相比( )
A. 两者相等 B. 偏低 C. 偏高 D. 不能确定
8.如图为实验室新购置的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用掉一部分盐酸后(忽略盐酸的挥发),不能再表示试剂瓶中剩余盐酸信息的是( )
A. 37% B. 36.5 C. 1.19g/cm3 D. 500mL
9.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样品分别加入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的是稀盐酸
B. 取样品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蓝的是稀盐酸
C. 取样品分别加入锌粉,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D. 取样品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1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二、填空题
11.某试剂瓶内装的估计是盐酸,要鉴别是否真是盐酸,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首先用试管取少量待测液,加入________,然后,再用试管取少量待测液,加入________,如果是盐酸,前后两步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浓盐酸打开瓶子,瓶口有__________,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挥发出的________气体与空气中的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
13.检验某无色液体是否是盐酸或氯化物的溶液,取样后滴加 ________溶液和稀硝酸,若无色液体是盐酸或氯化物的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以盐酸为例)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什么要加入稀硝酸? ____________。
14.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
15.下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________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________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________ (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实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________.
17.工业用盐酸由于含杂质而呈黄色,经测定某工业用盐酸中含H+、Fe3+和Cl- , 且H+与Fe3+的个数比为5:1,其中含Fe3+和Cl-的个数比为________,用工业盐酸可清除铁锈,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18.“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科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他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依次连接起来表示他所走的路线)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写出一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氢氧化钾溶液,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取50g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g,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20.我们知道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________;石灰水能使酚酞变________. 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____________,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________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________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 )生铁中________碳(填“含”或“不含”);
(2 )碳与稀盐酸__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__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2mL0.4%的盐酸中,测得混合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某学习小组对加入0~VmL氢氧化钠过程中,所得混合液pH增大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1)【猜想假设】
猜想Ⅰ:pH增大是因为________;
猜想Ⅱ:pH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2)【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Ⅱ,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pH计、0.4%的氢氧化钠溶液、0.4%的盐酸、水)
(1)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0.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7.
(2)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________ ,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________7(填“>”、“=”或“<”).
综合(1)和(2)证明猜想Ⅱ成立.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同学丙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成立
2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试回答:
(1)下列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图一实验相关的是________(可多选)。
①呈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能与碱反应 ③能与某些盐反应
④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⑤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2)若B试管中两物质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试写出试管内可能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测得沉淀或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三,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时,提出以下猜想:
甲:NaCl 乙:NaCl、CaCl2 丙:NaCl、CaCl2、HCl
丁:NaCl、Na2CO3 戊:NaCl、Na2CO3、CaCl2
你认为哪些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
(1)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___(“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D B B C C
6 7 8 9 10
B C D B B
二、填空题
11.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2.白雾;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水蒸气;盐酸小液滴
13.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HCl+AgNO3=AgCl↓+HNO3;证明生成白色沉淀为AgCl而不是Ag2CO3
14.(1)NaOH+HCl=NaCl+H2O(2)②(3)HCl、NaCl(4)红
15(1)盐(2)锌(3)H+(4)Fe2O3+6HCl═2FeCl3+3H2O
16.CE;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17.1:8;Fe2O3+6HCl=2FeCl3+3H2O
18(1)③→⑥→⑩→⑦→ →
(2)2;碳酸钠
(3)NaCl+AgNO3═AgCl↓+NaNO3
(4)不能;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被“吃掉”
三、解答题
19.解:7.3g稀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7.3g×2%=0.146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钾的质量为y
HCl+KOH═KCl+H2O
36.5 56
0.146g y
解得:y=0.224g
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0%=0.448%
答: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0.448%.
20. 红色;红色;气泡;CO2;澄清石灰水;含;不能;能;Fe+2HCl═FeCl2+H2↑
21.(1)混合后溶液体积增大;NaOH+HCl=NaCl+H2O
(2)水;<
22.(1)Ca(OH)2+2HCl═CaCl2+2H2O
(2)NaCl、Na2CO3;白色沉淀是CaCO3 , 能与盐酸反应,二者不能共存;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3.(1)② ③ ⑤
(2)Ca(OH)2 CaCl2或CaCl2 HCl;
(3)丙、戊, 从图三可知,稀盐酸已经反应完了,不可能有HCl,故丙错;而Na2CO3、CaCl2 两者不能共存,故戊也错
24.(1)产生气泡,锌片逐渐溶解,小球移动
(2)上浮;因为锌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使得溶液的密度增大,而漂浮满足的条件为重力等于浮力,由于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则应该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因此应该上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