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热效应课件 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电流的热效应课件 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6-29 16:58:27

文档简介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热效应跟那些因素有关,知道焦耳定律的表达式,并能够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研究通电导体发热规律,引到学生提出猜想、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白炽灯原理以及白炽灯的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学生对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影响社会生活的认识;了解节约电能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用电意识。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流和电阻大小的关系
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设计实验,认真观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
《预习案》
电阻与电流的热效应
(1)导体通电时发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举出生活中的例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2)焦耳定律的内容是?
(3)什么是热功率?
2. 白炽灯
(1)白炽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探究案》
一、探究实验: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的规律
猜想:电流的热效应与 、 、 有关。
实验仪器:焦耳定律演示器一个、定值电阻(5Ω)一个,学生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1:保持 、 不变,探究 和发热量的关系
设计思路:(电路图)
现象和结果:
实验2:保持 、 不变,探究 和发热量的关系
设计思路:(电路图)
现象和结果:
实验3:保持 、 不变,探究 和发热量的关系
设计思路:(电路图)
现象和结果:
实验结论:
《训练案》
1.通电导体发热的规律是由下列哪位物理学家总结的( )
A.欧姆 B.焦耳
C.安培 D.法拉第
2.下列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是( )
A.电烙铁 B.电炉子
C.电磁炉 D.微波炉
3.对于电热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电路的是( )
A.Q=UIt B.Q=I2Rt
C.Q=Pt D.Q=U2t/R
4.两个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大的发热多
B.电阻小的发热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5.对计算任何类型的用电器的电功率都适用的公式是( )
A.P=I2R B.P=U2/R
C.P=UI D.P=W/t
6.有三个用电器,其中一个为“220 V 60 W”的电风扇,一个为“220 V 60 W”的白炽灯,另一个是“220 V 60 W”的电热器,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比较这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 ( )
A.电风扇最多 B.白炽灯最多
C.电热器最多 D.都一样
7.“220V 40W”的电炉,在我国照明电路上,使用10分钟产生了多少热量?
课件12张PPT。电流的热效应观看动画: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热效应观看动画: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电流的热效应 演示实验(微课)电流的热效应 演示实验(微课)1. 探究实验: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的规律实验仪器:实验1:保持 、 不变,探究 和发热量的关系
设计思路:
现象和结果:
实验2:保持 、 不变,探究 和发热量的关系
设计思路:
现象和结果:
实验3:保持 、 不变,探究 和发热量的关系
设计思路:
现象和结果: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结论:电流越大、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
导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大。(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
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2) 表达式:Q=I2Rt。(3) 单位:I-A,R-Ω,t-s,Q-J(4) 使用电炉时,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并不怎么热,为什么?(5)安装在电路中的保险丝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它的作用是什么?2. 焦耳定律3. 热功率(1)定义:把电热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2)用P表示热功率,则表达式:P=Q/t=I2R思考:
①电流通过热水壶时能量转化情况如何?电功率和热功率是什么关系?
②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又如何?电功率和热功率是什么关系?小组抢答环节:阅读教材21页白炽灯,抢答下列问题:
(1)白炽灯是谁发明的?
(2)它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3)白炽灯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4)它的发光效率高吗?
(5)你家中或者学校中有哪些浪费电的现象?你有哪些可行的节约用电的途径?观看视频《是真的吗?》作业 调查你家中有哪些家用电器经常处于待机状态?估算家中用电器如果不再处于待机状态,你家每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电?少花多少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