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慢慢走欣赏啊永远新的旧故事林黛玉进贾府课件苏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慢慢走欣赏啊永远新的旧故事林黛玉进贾府课件苏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6-30 21: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永远新的旧故事
林黛玉进贾府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文本总结课后悦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译文】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领悟】 为人处世,道德修养是第一位的,学生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敬爱自己的兄长。
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译文】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领悟】 做人要有德行,有善言,有仁德,有勇气。导入阅读葬花吟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或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素性放达,常以阮籍自比。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后世将《红楼梦》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2.背景解读《红楼梦》一书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此时正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四皇子胤禛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父亲曹兆页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而被罢官、抄家的。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3.古代文化知识(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一般认为前80回是曹雪芹写的,后40回为高鹗续写。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3)荣国府平面图答案:(1)fù jī cù wǎn chī kèn dí wò yǒnɡ chén hǎi zàn shì zhù ɡū shù ɡuàn bèi wō xiào juàn cǔn chuàn 答案: (2)jiǎo jué dù duó bǐnɡ pínɡ chí shi shí shén chán càn答案:敕/赦 绦/涤 绔/胯 漱/喇 怯/祛 靥/魇 厮/撕/嘶 瞋/嗔/缜 2.据音写字答案: (1)①恭肃 ②恭谨 3.词语辨析
(1)恭肃·恭谨
【辨析】 都有“恭敬”的意思。“恭肃”强调严肃。“恭谨”强调谨慎。
【例句】 ①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②李维信投身书法,有“闻鸡起舞”之朝气和日日笔劲之恒力,连工作中行文拟稿,都常以小楷书之,    规范。?答案: (2)①轩峻 ②轩昂 (2)轩峻·轩昂
【辨析】 都有“高大”的意思,都能形容建筑物。“轩昂”还可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例句】 ①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    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②增修一新的刘庄,据说“台榭    ,树石幽古,颇极曲廊邃室之妙。庭前白皮松,盘根错节,非近代所有”,景色相当美。?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把握 二、文本研读
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应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文中对贾府外部到内部及吃饭时的陈设等几处典型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小说随林黛玉的脚步,从三个方面描写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①外观;②布局,以林黛玉行踪为线索,写了贾府的结构布局;③陈设。
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黛玉拜访贾政时,作者泼墨淋漓,对荣国府作了详细的描绘。“内室”中“荣禧堂”的大匾,“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显示出主人的显赫地位。王夫人卧室的各种用品、摆设都体现出这个家庭百年望族、世禄之家的特点。黛玉陪贾母吃饭时,作者不厌其详地从“安设桌椅”写到“盥手”、吃茶,再次显示这个家庭的奢华、讲究。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同时也使人们对日趋没落的封建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2.【对应考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是怎样来塑造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形象的?他们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林黛玉: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细心、多虑、自尊。比如:
(1)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处处留心在意。
(2)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3)在贾母房中吃晚饭时,“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说明了理由,“黛玉方告了座,坐了”。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事不合家中之事,便“一一改过来”。
(4)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是因为她听贾母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见她多思多虑,做事小心谨慎。他人眼中的黛玉
(1)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有不足之症。”
点评:只作初步勾画,言谈不俗、体质病弱。
(2)熙凤眼中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点评: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出自凤口,黛玉风姿可见,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
(3)宝玉眼中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病如西子胜三分。”
点评: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
三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贾宝玉: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对贾宝玉作侧面描写的。一是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意思是说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
出场之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他作了正面描写,一是外貌描写,二是用两首《西江月》词来揭示人物性格,三是通过摔玉的情节进一步刻画人物。
外貌描写。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西江月》词。作者两首《西江月》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摔玉的情节。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反抗的一种形式。
贾宝玉虽具有反封建的叛逆精神,但由于他在经济上要依赖封建贵族,思想上又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是不彻底的。
王熙凤:刻画王熙凤的性格,分为五层:一是人物出场,二是肖像描写,三是贾母的戏谑之言,四是见林黛玉,五是回王夫人的话。(1)从人物与众不同的出场,既能看出人物特殊的地位身份,又能看出泼辣的性格。
(2)肖像描写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年轻、貌美,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刁钻、狡诈。
(3)贾母的“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的戏谑之语,虽是开玩笑,却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狠手毒。
(4)王熙凤见林黛玉,先是恭维,而后“便用帕拭泪”,接着“忙转悲为喜”,还“亲为捧茶捧果”,差人打扫房间。王熙凤察言观色,善于逢迎贾母的虚伪性格,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5)回王夫人的话,虽是一带而过的情节,却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一笔,它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她的精明能干的特点。3.【对应考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两首《西江月》分别是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写贾宝玉的?从中可见曹雪芹对贾宝玉持怎样的态度?参考答案:第一首词着重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
第二首词着重从批评告诫的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分,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他的反抗精神。4.【对应考点:探究小说的丰富意蕴】曹雪芹塑造贾宝玉这一形象,是否还有自己的某些寄托?参考答案:作者塑造的贾宝玉是一位不同于其他贵胄公子的封建叛逆者的形象,是一位与当时的正统思想格格不入的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宝玉的叛逆性格只能以“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却包含着对封建道德规范的蔑视,对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反抗,寄寓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理想。三、探究争鸣
古人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贾府的衰落灭亡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条颠簸不破的规律。贾府当年何等荣华!何等荣耀!而最后呢?“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掩卷而思,感慨万端。读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能否从中看出贾府必然“安乐死”的征兆?思路提示:课文在极力描写贾府炙手可热的权势的同时,也暗示了贾府必然破败的征兆。例如宝玉摔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在贾府的掌权人眼里,一块石头比人重要。把命运寄托于土偶木梗,这正是没落阶级的心态!再如课文结尾写道:“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如此算来,迎春等,每人至少有十二个贴身仆人,林黛玉则多达十五六个。王熙凤出场时,是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躺在这样的安乐窝里,过着这样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生活,还会有什么进取拼搏精神?还怎么能经得起风吹浪打?又怎么能守业创业?又怎么不败家丧身?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贾府正是孟子所说的“安乐死”。四、主旨归纳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部分。该回介绍了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曹雪芹在序幕中如此安排情节,对整个《红楼梦》情节的发展起何作用?答案:课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然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见,互相爱慕,暗示了以后情节的发展。文本总结 巩固学习  一、技法归纳
1.人物描写多角度,方法多样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仔细的描写,每个人都得以精彩亮相。这得益于作者灵活多变的描写角度和高超的描写手段。
(1)写林黛玉,作者以众人看、凤姐夸、正面的肖像描写、宝黛初会这四个层次将“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全面地描写出来,突出了她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2)写王熙凤,作者同样以四个层次,即:写出场——先声夺人;绘肖像——美艳庸俗;见黛玉——机变逢迎;回王夫人——精明能干,将为人刁钻狡黠、惯于玩弄权术、“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3)写宝玉,作者先通过王夫人对黛玉的嘱咐,作了一番渲染。当宝玉正式出场时,林黛玉“吃一大惊”“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这奇异的厮认,虽然也有意地渲染着那三生石畔泪还宿债的神秘色彩,以掩护其叛逆性的思想内容,但这种布局和氛围渲染,却密切地联系着小说中心情节的发展线索。尽管这种布局和氛围渲染也在某些侧面上展示了贾宝玉的某些性格特点,而其显然又完全不同于王熙凤出场时的全面展开性格的写法,其重点是在为宝黛爱情创造一个纯真优美的艺术境界。2.抓住细节表现人物
要想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反映出人物的心灵、性格,就要很好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黛玉初见贾府人物时的心理活动,王熙凤出场时对她言行举止、外貌的描写,宝玉出场时对他外貌及语言、动作的描写,都极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二、微型写作
丰子恺的漫画用笔简洁,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请以“人散后”为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下面这幅漫画中“闲适”或“凄清”的意境。
要求:①侧重描写和抒情;②用两种修辞手法;③想象合理,采用烘托的表现手法;④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⑤200字左右。
?
?
?
?写作示例:(示例一)“闲适”:人散后,一钩新月依旧挂在天空,月光如纱,(描写)飘洒在身上,甚是惬意。清风拂面,和暖舒适,恰似你的温柔。空中飘荡着一缕缕茶香,人走后,香味却依然存在,挥之不散,嗅之不绝,芬芳飘满了整个茶楼。月淡如水,又如同青莲出渠,平实而不失雅趣;也如同心灵一般,平静而不起波澜;亦如同与故人的友谊,虽然平淡却也耐人寻味。(比喻,排比)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人散,然心却不寂寞,皓月、清风、茶香,眼前的美景将阴郁冲散,心情也渐渐变得开朗了,(烘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用,抒情)此刻,友人也在看着这皎洁的弯月吧。(想象)
(示例二)“凄清”:人散后,椅空茶残,夜凉如水,月色如霜,(比喻描写)一阵寒风吹过,让人不由得裹紧衣裳。四周一片空寂,热闹渐渐远去,喧嚣开始冷却,虫鸣却不住地响起,更显出了此刻的凄凉。(烘托)清冷的岂止是这凉亭?望苍天,月如钩,一股离愁爬上心头,旁边楼房的灯火已灭,漆黑里没有了生气;空洞的竹林空晃,仿佛在嘲笑我此时的寂寞。(想象,拟人)此时,只有一月、一人、一影,我望着明月,哼唱着属于自己的歌曲。一个人的舞台,只有寂寞为我喝彩。三、素材积累
【素材1】
曹雪芹出生富贵之家,雍正年间,家产被朝廷抄没,举家北迁。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山村,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红楼梦》前八十回。
适用话题:贫困是一笔财富;逆境出人才;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丰富的阅历。【素材2】
有学者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部天书:《周易》和《红楼梦》。红学专家蒋和森说,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但不能没有《红楼梦》……捧读一部《红楼梦》,梦游艺术之仙境——大观园,我们会感受到经典的力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凤姐、晴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他们性格各异,各得其妙。然而,他们又无一例外,经历着一个被摧残、被毁灭的过程。一个个悲剧的上演,我们的心灵会得到强大的震撼,会流下心酸的热泪,会得到审美的精神幸福。
适用话题:经典的价值;阅读经典;经典与美。【素材3】
《红楼梦》里的一出重头戏——“宝玉挨打”,在曹雪芹天才的笔下写得那样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写得如此错综复杂、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在全社会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贾宝玉鄙弃功名利禄,最恨所谓“仕途经济”,可谓“不思进取”,与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男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其这种追求自由、率真的个性,却成为了那个社会里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适用话题:个性自由;正视功名;反叛。课后悦读 延伸学习宝玉挨打(节选)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
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
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
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用语极省,凸显贾政性情暴躁、心狠手辣。对话描写,表现王夫人爱子心切,贾政偏听妄信泄私愤。
细节描写,更显狠毒。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选自《红楼梦》第33回) 比喻,生动形象。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