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13 只有一个地球 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 芭芭拉·沃德女士,美国经济学家,著述甚多,其作品有《改变世界的五种理想》《印度和西方》以及《高低不平的世界》等。勒内·杜博斯是美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和实验病理学家,又因富于著述而成为著名的人文学家,其主要代表作品有《人类适应性》《人类、医学和环境》《人类是这样一种动物》等。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重难点)要求会写的字jīnɡ晶【读音提醒】不要读成“jīn”。
【生字释义】①光亮;②水晶;③晶体。本课“晶莹”的“晶”字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
晶(结晶)(水晶)(亮晶晶)
品(pǐn)(品味)(品位)
【巧记有方】三个太阳来相会。
【例句展示】晶莹的泪珠从她脸上滚落下来。
【成语在线】油光晶亮
【书写指导】下边两个“日”分列在竖中线两侧。yínɡ莹【读音提醒】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yín”。
【生字释义】①光洁像玉的石头;②光亮透明。本课“晶莹”的“莹”字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
莹(晶莹)(绿莹莹)
茔(yíng)(茔地)(祖茔)
【巧记有方】盖上长草,盖下藏玉。
【例句展示】猫咪瞪着一双绿莹莹的眼睛守在鼠洞旁。
【成语在线】晶莹剔透
【书写指导】“艹”横不宜过长,“冖”稍宽,“玉”横间距均匀。ǎi蔼【读音提醒】不要读成“gé”。
【生字释义】和气;和善。
【辨字组词】
蔼(蔼然)(和蔼)(蔼蔼)
葛(ɡé)(葛布)(葛麻)
【巧记有方】小草喝水,言来口退。
【例句展示】妈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成语在线】和蔼可亲、蔼然仁者
【书写指导】“日”写得稍扁,第十一笔的横在横中线上,右下是“匃”,不是“匈”。zī资【读音提醒】不要读成“zhī”。
【生字释义】①钱财,费用;②资助;助;③生活、生产中必需的东西;④提供;⑤材料;⑥资质;⑦资格。本课“资源”的“资”字应取义项⑥。
【辨字组词】
资(资源)(资格)(资助)
咨(zī)(咨询)(咨文)
【巧记有方】“贝”字欠两点。
【例句展示】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查找资料。
【成语在线】论资排辈、资不抵债
【书写指导】“次”撇、捺舒展,“贝”字捺变为长点。kuànɡ矿【读音提醒】不要读成“kuàn”。
【生字释义】①矿床;②指矿石;③开采矿石的场所。本课“矿产”的“矿”字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
矿(矿物)(矿藏)(采矿)
扩(kuò)(扩大)(扩军)
【巧记有方】一石一广就成矿。
【例句展示】我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书写指导】左低右高。“石”中“口”与长撇交叉,末笔撇舒展。cì赐【读音提醒】不要读成“tī”或“tì”。
【生字释义】①旧时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②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③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本课“恩赐”的“赐”字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
赐(赐教)(恩赐)(赏赐)
踢(tī)(踢球)(踢开)
【巧记有方】贝壳易得。
【例句展示】大自然赐予了人类一切,人类也要善待自然。
【成语在线】不吝赐教、赐墙及肩
【书写指导】右部稍宽,内部两撇不宜太短。jié竭【读音提醒】不要读成“jiē”。
【生字释义】①尽;②干涸。本课“枯竭”的“竭”字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
竭(竭力)(竭诚)(竭尽)
揭(jiē)(揭开)(揭示)
【巧记有方】“立”着喝水没有口(曷)。
【例句展示】我们要竭尽全力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成语在线】竭泽而渔、竭诚相待
【书写指导】左部末笔是提,“匃”的撇要小,“人”的捺变点。làn滥【读音提醒】不要读成“kǎn”或“jiān”。
【生字释义】①泛溢;②过度;没有限制。本课“滥用”的“滥”字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
滥(泛滥)(滥调)(滥权)
监(jiān)(监狱)(监工)
【巧记有方】水淹监狱。
【例句展示】河水泛滥,淹没了大片的村庄,许多人无家可归。
【成语在线】陈词滥调、狂轰滥炸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氵”略呈弧状,“皿”底横稍长。xié【生字释义】①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②胁迫。本课“威胁”的“胁”字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
胁(胁迫)(胁从)(威胁)
肋( lèi)(肋骨)(肋条)
【巧记有方】两肋插刀。
【例句展示】酒后驾车是对生命的严重威胁。
【成语在线】胁肩裹足、胁不沾席
【书写指导】“月”字要写得窄一些。胁dǔ睹【生字释义】看见。
【辨字组词】
睹(耳闻目睹)(熟视无睹)
赌(dǔ)(赌博)(赌场)
【巧记有方】独目者,看得清。
【例句展示】对不良现象我们不能熟视无睹,要勇于与之斗争。
【成语在线】先睹为快、重睹天日
【书写指导】“目”宜窄宜长,“者”的撇起笔稍高。读写错混提示 1.“资”和“赐”都是平舌音;“滥”读“làn”,不读“kǎn”或“jiān”。
2.“蔼”和“葛”有部分相同,注意区别字形。“胁”的第五笔是横折钩,不是撇。一字多音同音字词【máng】茫(茫然)(茫茫)芒(芒刺在背)(芒果)
【lán】篮(摇篮)(竹篮)蓝(蓝图)(蓝天)新词解释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
缠绕;包扎。
遨游:漫游;游历。
遥望:往远处望。
交错:交叉;错杂。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慷慨:大方;不吝惜。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可以接近。生态: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枯竭:(水源)干涸,断绝;(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
目睹:亲眼看见。
指望:一心期待,盼望;所指望的,盼头。
太空: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一叶扁舟:扁舟,指小船。形容船小得像一片树叶,课文里是形容地球在宇宙中显得非常渺小。
近反义词近义词:遨游——漫游 遥望——远看 枯竭——穷 竭渺小——微小 慷慨——大方 恩赐——赏赐 交错——交叉 指望——希望 设想——假想节制——控制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反义词:慷慨——吝啬 枯竭——丰富 加速——减缓 随意——慎重 毁坏——爱护 贡献——索取 精心——粗心一词多义慷慨:
①大方,不吝啬。
例句:地球慷慨地给人类提供许许多多的资源。
②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例句:革命先烈慷慨激昂,英勇战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词义辨析恩赐——赏赐课文解读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áo)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①
知识链接: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写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景象。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miǎo)小的。[句解:地球是渺小的,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这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cuǐ)璨(càn)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②
段析:写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句解:这句话说明了矿物质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kāng)慨(kǎi)地提供矿产资源。[句解: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句解:警告人类不要太自私、太贪婪,要珍惜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段析:主要写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造成矿物资源的枯竭。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③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句解: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来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和面临的危机,给读者以警示和提醒。]
段析: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④
段析:提出疑问: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呢?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⑤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段析:主要写除了地球以外,尚未发现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其他星球。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⑥[句解:一步步深入剖析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的设想的不可行性。]
段析:主要写科学家提出了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但这也是很遥远的事情。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说明了适合人类居住的只有地球。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⑦
段析:主要写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⑧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句解:点明主题,升华中心,号召人们保护地球。]
段析:主要写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说明适合人类居住的只有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①这句话把地球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关系。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这句话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释疑解惑②这段话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运用了作比较(同茫茫宇宙相比)、列数字(六千三百多千米)和打比方(像一叶扁舟)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③这句话中“本来”一词说明了什么?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这句话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④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将有些人的疑问提出来,避免人们存在侥幸心理。此句引出下文对科学家研究结论的说明。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⑤体会“至少”这个词语的含意,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40万亿千米”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这句话简洁有力地证实了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⑥反问句的运用有何含义?
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强调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能实现,也不可能有很多人去居住,所以人类更应该精心保护地球。
⑦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意在说明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引用宇航员的感叹,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性。⑧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虽然科学家们提出了在火星上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但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要在火星上或者月球上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移民基地,首先就要提供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气等,这些还是要从地球上带去,做起来很困难。少数人可以,人多了就不行。因此,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否则,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1.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如:(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2.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用词严谨。如在文章中“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中的“本来”一词,点出了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和现在的不可再生性。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并肩携手,坚持不懈,为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贡献全部力量。课内: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和蔼可亲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那么大,不会再长大。
课外:描写天空的成语:
云空广漠 天似穹隆 浩浩长空 天空迷蒙碧空万里 碧空如洗 天高云淡 碧海苍天星空皎皎 晴空万里谢谢观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