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02 21: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18401842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
鸦片战争18831885中法战争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主权完整程度1901中国为什么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呢?清朝晚期列强侵华示意图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知识概要一、三元里抗英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黄海海战
四、反割台斗争
五、义和团反帝运动
。一、三元里抗英
(一)原因:
1、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导火线)
2、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
(二)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 ……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待议地区1858年《爱珲条约》割占的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40万平方公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44万平方公里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和以后五个议定书割占7万平方公里二、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洋务运动地方代表,字季高,所统军队被称为左系湘军(楚军)。任浙江巡抚时,曾与法国的常捷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福州船政局,兰州机器织呢局等。1875年任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是左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大古柳被人们称为“左公柳”。据传,同治年间,他率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水土不服,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的塞外奇观。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曾国藩
左宗棠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梁启超。二、左宗棠收复新疆(思考原因)
(一)新疆危机
1、中亚浩罕国入侵我国新疆
2、俄、英两国为控制新疆,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
3、1871年俄国出兵强占伊犁,意图侵占新疆
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乘机侵占伊犁,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中国赔款50万两银子,由此引发了海防、塞防之争。面对西北问题如何处理?清政府内部进行了激烈讨论,有三种意见:
A 海防派 李鸿章 集中全力保证海军建设。
B 塞防派 王文韵 俄国是大清的主要敌人。
C 并重派 左宗棠 两者兼顾,着眼当前。
1874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新疆危机
1、中亚浩罕国入侵我国新疆
2、俄、英两国为控制新疆,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
3、1871年俄国出兵强占伊犁,意图侵占新疆
(二)收复新疆
1、1875年左宗棠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左宗棠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但伊犁仍被俄国占领
3、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
4、1884年,清在新疆设行省黄海海战三黄海海战(1894年9月). 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多处受伤的情况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敌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导致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人一起壮烈殉国。
讨论:观点一:邓世昌应抱住救生圈选择生?观点二:邓世昌应选择与舰同沉?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如果邓世昌选择生,也无可厚非。邓世昌自小目睹外国军舰在中国海域横冲直撞,立志杀敌报国,作为清朝海军将领,活下去可以继续发挥他的军事才能,日后重振旗鼓,指挥中国北洋海军再跟日本舰队决一死战,把日本舰队从中国海域赶出去,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种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举不胜数:孙膑,忍辱负重,诈疯求生,终于写成《孙膑兵法》,成为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成为中国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但前提是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否则就是苟且偷生。 反之,邓世昌选择死也无可厚非,是个人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一种民族大义。邓世昌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甲午战争前夕,邓世昌在北洋水师中地位仅次于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相当于海军准将,其待遇远高于一般舰长,邓世昌深感皇恩浩荡,黄海之战,舍身成仁,同自己心爱的战舰共生死,正是儒家思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具体体现。 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刘步蟾致远舰邓世昌经远舰林永升靖远舰叶祖珪思考: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和日本两个角度分析)
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制定了大陆政策,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四、反割台斗争(1895年) “台人骤闻之,若夜午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 。 ——江瑔《徐骧传》 “桑梓之地,义与存之,如敌酋来台湾,台民惟与开战!” ——《清季外交史料》109卷,第5页。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 ——《台民布告》 探究二:哪个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台湾人民对此反映如何?台湾军民痛击日本侵略军时间:1895年5月---10月
领导人:丘逢甲、徐骧、刘永福概况:
1、沉重打击日军。
抗击日军50000余人
打死打伤32000余人
2、一直坚持斗争。台北台中台南新竹彰化历史视角1 1950年末,蒋介石下令大批抓捕“台
独”分子。
1960年代,曾担任台湾大学政治系主任的彭明敏,因宣传“台湾独立建国”和企图推翻蒋家王朝,被军事法庭判处8年徒刑。 历史视角2 1987年8月,“台湾政治受难者联谊总会”成立,
会长蔡有全和会员许曹德主张,将“台湾应该独
立”列入该会章程,作为“全体会员之行动纲领”。
会后,该会即发表“达到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的成立宣言。
随后,二人在不同场合公开发表台独言论。
1988年8月27日,台湾“高等法院”宣布:蔡被判有期徒刑7年4个月,剥夺公权3年4个月;许被判有期徒刑4年8个月,剥夺公权3年4个月。中新社香港9月21日电(记者 周志彬)“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21日在香港开幕。有来自台湾的代表身穿绣有“中国必统一”、“台独是绝路”字样的西装,成为众人焦点。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探究三(提示:从祖国统一、台湾地位等方面来思考,言之有理即可)五、义和团反帝运动。思考: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主要成员是哪些人?
答案: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以贫苦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为主。
思考: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兴起?
答案:山东教会活动猖獗,德国强占胶州湾
五、义和团反帝运动 (19世纪末) 义和团揭帖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女无节,男不贤,鬼子不是人所添。
如不信,请细观,鬼子眼珠都发蓝。
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
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太平年。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探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探究: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态度如何?.五 义和团反帝运动
1兴起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教会活动猖獗)
2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史实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
落垡、廊坊、西什库教堂、东郊民巷。探究五:这组图片充分表现出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围绕这个矛盾,义和团在哪些地点进行了斗争?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围剿----利用----“铲除”
1.1899年,袁世凯在山东镇压
2.1900年春,清政府对其态度由“剿灭”改为“招抚”
3、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逃往西安。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
探究六:义和团是否应该与清政府合作?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五 义和团反帝运动
1兴起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教会活动猖獗)
2、口号:扶清灭洋
3、抗击列强的地点:落垡、廊坊、东交民巷使馆、西什库教堂
4、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直接原因)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三)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探究七:如何认识义和团运动的作用?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阻止了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五 义和团反帝运动
1、兴起原因
2、口号:扶清灭洋
3、抗击列强的地点:落垡、廊坊、东交民巷使馆、西什库教堂
4、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直接原因)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5、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阻止了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政府官兵英勇抗敌人民群众自发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知识结构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