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2.3 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的三大基础物理量,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吗?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初中实验回顾分压电路 (控制电路) :好处在哪? 实验电路测量电路:
测导体A、B
的电流、电压 可以提供从零开始的连续变化的电压ESRAV电路连接数据记录电压(V)电流(A)电流(A) B导体 A数据处理:作U-I图像1.U-I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A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 I 的比值。3.定义式:4.单位:1.物理意义:2.定义:兆欧(MΩ)千欧(kΩ)国际单位制中 欧姆(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电阻(R只与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1.三种表述:2.适用条件: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1)文字表述: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反比. (2)公式表述:或(3)图像表述:二、欧姆定律三、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1.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
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电阻的倒数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一些导体和器件的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类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 如图是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你根据这条曲线说出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和二极管两端电压的关系。说一说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解析:由题意知U=16 V,t=30 s,q=48 C,
电阻中的电流I=1.6 A
据欧姆定律得,R=10 Ω
n=3.0×1020个
故此电阻为10Ω,30 s内有3.0×1020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例题1:某电阻两端电压为16 V,在30 s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为48 C,此电阻为多大?30 s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说明]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对同一个导体)。例2.图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求
(1)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 R1︰R2;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导体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3)若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不为零),导体中的电流之比I1︰I2。R1R2亲,你学到了什么?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提出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加上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拓展与提高: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C. 由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1.对于欧姆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A. 由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B. 由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 由 U=IR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阻的增大而增大学习检测2.某电流表可测量的最大电流是10 mA,已知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8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2 mA,如果给这个电阻加上50 V的电压,能否用该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