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2节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跟踪训练)(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2节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跟踪训练)(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7-03 11:57:1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密度跟踪训练(附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分别用铝和铁做成一个实心球。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措施是不可能的 ( )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但质量小于铁球;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质量大于铁球
2.1m3的水结成冰后( )。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2:1 B.1:2 C.3:4 D.4:3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且 B. ,且
C. ,且 D.,且.
5.如图,甲、乙、丙为底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容器,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汽油、酒精和水,则装水、酒精和汽油的容器依次为( )。
A、甲、乙、丙 B、甲、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6.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 )。
A.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7.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二、填空题
8.一瓶水倒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 ,体积 ,密度 。
9.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如果调节平衡时指针偏左,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10.某次实验时,需要测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铜块,小明用经过调节平衡后托盘天平称出铜块质量为105g;小华紧接着没有将小明使用过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就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小华还发现了此天平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右侧,则小华测得这个铜块的质量数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5g。
11.若在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用这架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 。若调节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损的砝码称量时,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
12.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13.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103千克/米3)
四、使用探究题
14.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平衡。
(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0,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0=   g。
(3)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4g,则蜂蜜密度ρ=   g/cm3;
(4)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第2节:密度跟踪训练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分别用铝和铁做成一个实心球。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措施是不可能的 ( )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但质量小于铁球;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质量大于铁球
【解析】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做成实心球,由密度公式可知:体积相同时,铝球的质量比铁球的质量小;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稍大,铝球的质量可能比铁球小;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大很多,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铁球大;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小,铝球的一定质量比铁球小。
解答:A、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铁球的质量.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铁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铁球的质量.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铝球的体积略大于铁球的体积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根据m=ρV可知:铝球可能比铁球轻.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可知:铁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此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密度公式应用。
2.1m3的水结成冰后( )。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解析】水结冰时质量不会变,因此利用公式ρ=mV,可判断出体积,密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解答:A、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答案A错误。
B、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答案B正确。
C、体积改变,故答案C错误。
D、可以判断,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质量及其特性。
3.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A.2:1 B.1:2 C.3:4 D.4:3
【解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整理得ρ甲:ρ乙=2:1。
故选A。
【考点】物体的密度比较。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且 B. ,且
C. ,且 D.,且.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从图象中可看出物质B的密度为1g/cm3;即B物质为水。
比较A和B,观察图象,当质量均为20g时,A的体积小于B的体积,由ρ=m/v可得,A的密度大于B。
比较B和C,观察图象,当体积均为20cm3时,B的质量大于C的质量,由ρ=m/v可得,C的密度小于B。
故三者密度关系为ρA>ρB>ρC;且ρB=ρ水;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密度计算与比较。
5.如图,甲、乙、丙为底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容器,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汽油、酒精和水,则装水、酒精和汽油的容器依次为( )。
A、甲、乙、丙 B、甲、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解析】从图可知,甲容器底小口大,乙容器底口同大,丙容器底小口大,而三容器底面积相等,三个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由此可知,V甲>V乙>V丙,
因为ρ盐水>ρ水>ρ酒精,m盐水=m水=m酒精,
所以由公式可知,V盐水<V水<V酒精,
因为V甲>V乙>V丙,所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丙液体为盐水。
故选C。
【考点】物质鉴别、密度计算。
6.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 )。
A.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解析】由题目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随着温度的变化由图像可知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再根据密度公式ρ=m/v,质量相同,体积和密度成反比,所以密度是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是C。
【考点】密度公式应用。
7.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解析】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②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解答: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物质多少变小,所以质量变小,体积变小,而物质种类及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影响密度的因素。
二、填空题
8.一瓶水倒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 ,体积 ,密度 。
【解析】质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它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等因素无关.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
解答:一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杯中水倒掉一部分后,所含水的多少变小了,即质量变小,体积也会变小;因为密度不随物体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不变。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9.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如果调节平衡时指针偏左,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解析】(1)砝码被磨损,实际质量小于标注的质量,读数时读的标注的质量,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大。
(2)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说明左端下沉,右盘砝码的质量分成两部分,砝码的一部分质量先来平衡天平的左端,砝码的另一部分质量来平衡物体的质量,但是读数时读的是砝码的全部质量,所以测量值会偏大。
(3)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标尺的零刻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向右移动,但是读数时,还是从原来的零刻度读起,所以测量值会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偏大;偏大。
10.某次实验时,需要测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铜块,小明用经过调节平衡后托盘天平称出铜块质量为105g;小华紧接着没有将小明使用过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就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小华还发现了此天平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右侧,则小华测得这个铜块的质量数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5g。
【解析】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不平衡的天平,说明一侧的质量已经偏大,如果右侧偏大,则左侧应多加物体与之平衡;如果左侧偏大,则右侧应多加砝码与之平衡。
若发现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的右侧,说明右侧质量偏大,而左边才是物体,所以这会使最终的测量结果比实际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小于。
【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11.若在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用这架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 。若调节平衡的天平使用已磨损的砝码称量时,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若天平调平衡时游码已移到1g,今测质量20g,则天平平衡需再加20g砝码,总读数为21g,比真实值20g大1g,故偏大。
(2)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 ( https: / / www. / s wd=%E7%89%A9%E4%BD%93%E7%9A%84%E8%B4%A8%E9%87%8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 ( https: / / www. / s wd=%E7%89%A9%E4%BD%93%E7%9A%84%E8%B4%A8%E9%87%8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并且小于50g,而你仍按标注值读数,读出来是50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偏大。
【考点】天平的使用。
三、计算题
12.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解析】(1)25块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0.2kg水的体积;(2)求出石块的总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石子的密度。
(1)0.2kg水的体积:;
石子总体积:V石=V瓶-V水=3×10-4m3-2×10-4m3=1×10-4m3;
(2)石块密度:。
答:(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3;(2)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考点】密度计算。
13.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103千克/米3)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求出此时铝球中铝的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铝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在加上铁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铁球的总质量。
解答:铝球中铝的体积为:,
所以这个铝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3000cm3-2000cm3=1000cm3;
空心部分灌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1000cm3=1000g,
此时球的总质量:m总=m水+m铝=1000g+5400g=6400g。
答:这个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00cm3,空心部分灌满水时球的总质量是6400g。
四、使用探究题
14.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平衡。
(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0,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0=   g。
(3)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150.4g,则蜂蜜密度ρ=   g/cm3;
(4)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调节游码,再调节平衡螺母;(2)左盘中物体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质量与游码读数之和;(3)根据丙图示数,求出增加的质量;增加的质量与金属块排开的液体的质量相等,从而求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蜂蜜的密度;(4)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分析。
【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使天平平衡。
(2)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与防冻液的总质量m总=100g+20g+2.4g=122.4g。
(3)金属块排开的蜂蜜的质量为:m=150.4g﹣122.4g=28g=0.028kg;
排开的蜂蜜的重力即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mg=0.028g×10N/kg=0.2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蜂蜜的密度为:
ρ水===1.4×103kg/m3=1.4g/cm3。
(4)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此时会有一部分蜂蜜粘在量筒的内壁上,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会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密度(人教版)
1.某种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物体的密度。
2.密度是物体的特征。油比水轻,说的是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油漂浮在水上。
3.密度公式是:。
4.不同物质,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不同物质,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5.国际单位制中,密度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还有:g/cm3(ml),1g/cm3=103kg/m3。
6.平时我们所见的瓶装液体体积经常用毫升(ml)表示,1ml =1cm3。1m3=103 l(升)。水的密度(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为1.0×103kg,也就是1t)。
7.不同物质,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ρ甲>ρ乙,当甲、乙都是m时,V甲8.不同物质,体积相等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ρ甲>ρ乙,当甲乙两物质体积都是V时,m甲>m乙)。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
9.气体有充满空间的特点,比如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小一半,体积不变,则密度减小一半。
1.密度
密度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常考内容,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本节知识点有:密度的概念、密度的物质属性、密度的计算,至于密度的测量待下节详解。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有时和质量结合在一起出现。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测量上。对密度概念的考查角度较多的是:物质密度的特性、物体密度的计算、密度与物质的关系。纵观历年中考,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2-3分左右。
2.中考题型分析
中考中,本节考题出现的概率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概念和密度计算。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密度的概念和有关密度的计算。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 密度的概念 选择题或填空题,与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
密度计算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密度的计算
一般考点 物体密度的估测 选择题,考查常见物体的密度
冷门考点 影响物体密度的因素 出现概率较低,主要考查密度的概念
★考点一:密度
◆典例一:(2018·德阳)小华随意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测此石子的质量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
【解析】(1)掌握天平的调平,在调平前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根据公式ρ=计算石子的密度。
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石子的质量m=20g+10g+5g+3.4g=38.4g
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子的体积为45ml,所以石子的体积为V=45ml﹣30ml=15ml=15cm3;
石子的密度ρ===2.56g/cm3=2.56×103kg/m3。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2)38.4; 2.56×103。
◆典例二:(2016·广东)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考点】密度、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解析】由密度关系:可求得甲乙两物质的密度,甲物质的密度为:;乙物质密度为:;水的密度为1g/cm3,故A的说法错误。
从图像中可以得知,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0g,故B的说法错误;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故C的说法错误。
从图像可以看出,在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大;如质量为20g时,甲物质体积为15cm3,乙物质质量为25cm3;故D的说法正确。
【答案】D。
★考点二:影响物质密度的因素
◆典例一:(2018·昆明)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
质量变大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考点】密度与影响密度的因素。
【解析】由密度公式可知,当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鸥粮膨化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可知其密度减小;鸥粮密度减小后,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从以上分析可知,应该是密度变小,故选D。
【答案】D。
◆典例二:(2017 安顺)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玉镯的质量是 g;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cm3,则玉镯的密度为 kg/m3。
【考点】密度测量。
【解析】首先读出玉镯的质量,根据玉镯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玉镯的密度。
玉镯的质量:m=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10g+0.4g=60.4g;
玉镯的体积:v=20cm3;所以,玉镯的密度:;
本题答案为:60.4、3.02×103。
【答案】60.4、3.02×103。
1.(2018·湖州)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ρ1>ρ2 F1>F2 B.ρ1<ρ2 F1<F2 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液体密度关系。
【解析】(1)由图可知,圆柱体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由于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故AB错误。
(2)由于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F1=F2,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根据F浮=ρ液gV排得ρ液=可知:ρ1>ρ2 ,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2.(2018·临沂)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   (选填“加盐”或“加水”)。
【考点】密度概念、密度测量。
【解析】(2)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测得的盐水体积V偏小,但质量准确,所以密度变大。(3)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向右移动平衡螺母;若指针指针分度盘的中线的右侧,需要向左移动平衡螺母。根据指针的位置确定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根据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可以求得盐水的质量,利用求得的盐水质量和告诉的盐水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4)如果大于已知密度,需要加水;如果小于已知密度,需要加食盐。
解:(2)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
(3)将天平放在水平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50g+5g+4.8g=59.8g,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2﹣m1=59.8g﹣15g=44.8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40mL=40cm3,
盐水的密度ρ====1.12g/cm3;
(4)因为测得盐水的密度小于1.15g/cm3,需要加盐以增大密度。
【答案】(2)偏大;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3)左;59.8;1.12;(4)加盐。
3.(2017 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 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C)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考点】密度、质量及其关系、密度应用。
【解析】由给出的图表可以分析下面这些说法: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此说法错误,冰是固体,但冰的密度液体水、水银都低。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此说法错误。当体积相同时,因为植物油的密度大,其质量也大;所以酒精质量大是错误的。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此说法正确。水和冰是相同物质,但它们的物态不同,其密度也不同,故此说法正确。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此说法错误。不同物质密度有可能相同,如冰和植物油的密度就相同。
【答案】C。
4.(2018 泸州)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65.6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mL。
(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ρ=   kg/m3,比实际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考点】密度测量、密度计算。
【解析】(1)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调节平衡螺母时要“左偏右移,右偏左移”。(2)据量筒的分度值估测读出示数即可;(3)实验时,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烧杯上会沾有一些,测量体积会偏小,求出的密度会偏大。
解:(1)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故食用油的体积(如图所示)V=40ml=40cm3。
(3)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2﹣m1=65.6g﹣28.4g=37.2g;
食用油的密度为ρ===0.93g/cm3=0.93×103kg/m3;因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出,烧杯上会沾有一些,测量体积会偏小,故求出的密度会偏大。
【答案】(1)右;(2)40;(3)0.93×103;大。
 5.(2017 枣庄)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t/℃ 0 1 2 3 4 5 6 7 8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考点】水的密度以及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解析】从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数据表可以看出,从0 C-8 C水的密度在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 C时,密度达到最大值;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密度开始下降。由此可以推断:水在4 C时密度最大;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A、B、C的说法均是正确的。
但从表中数据无法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的结论;故D为不能得出的结论。
【答案】D。
6.(2017 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密度、密度的计算、密度与物质的关系。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可直接求得牛奶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牛奶质量少了,但牛奶的密度不变,小聪喝了半杯后其密度不变。
【答案】1.05、不变。
7.(2018·娄底)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薄壁容器上面部分为正方体形状,边长l1=4cm,下面部分也为正方体形状,边长l2=6cm,容器总质量m1=50g,容器内用细线悬挂的物体为不吸水的实心长方体,底面积S物=9cm2,下表面与容器底面距离l3=2cm,上表面与容器口距离l4=1cm,物体质量m2=56.7g。现往容器内加水,设水的质量为M,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1)当M=58g时,水面还没有到达物体的下表面,求此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实心长方体的密度;
(3)往容器内加入多少体积水时,细线的拉力刚好为零,此时实心长方体刚要开始上浮;
(4)当0≤M≤180g时,在图2中作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随M变化的图象(不要求写出F和M的关系式)
【考点】浮力、密度压强概念及计算。
【解析】(1)F=G总=(m1+M)g=(0.05kg+0.058kg)×10N/kg=1.08N,P===300Pa。
(2)==0.9g/cm3=0.9×103kg/m3
(3)当实心长方体刚要开始上浮时,F浮=G2=m2g=56.7×10-3kg×10N/kg=0.567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得,V排==5.67×10-5m3
所以物体浸入的深度h==0.063m;
加入的水的体积:
V=l23+S1(h+l3-l2)-V排=(0.06m)3+0.04×0.04×(0.063+0.02-0.06)m3-5.67×10-5m3=1.961×10-4m3=196.1cm3
(4)画图时注意两个点,一个是水面刚接触实心长方体下表面时,此时压力为0.72N;另一个是加入180g水时,此时压力为2.16N。
【答案】(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00Pa;(2)实心长方体的密度为0.9×103kg/m3;(3)往容器内加196.1cm3水时,细线的拉力刚好为零,此时实心长方体刚要开始上浮;(4)如图所示。
8.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g;
(2)另取一只100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到入量筒中,如图a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b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 g;则该液体的密度 kg/m3。
【考点】密度的测量。
【解析】密度测量的测量一般都是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此实验题也属于相同类型。
从a图读取液体的体积为60ml,即为60cm3;从b图读取烧杯与剩余液体质量为28.2g;所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76.4g-28.2g=48.2g,根据公式求得:
【答案】60、28.2、803。
9.(2017 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10.(2017 遵义)为了测石块的密度,小英先用已调平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在测体积时,由于石块无法放进量筒,他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4g,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的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152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1)天平读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2)石块浸没在水中,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石块排开水的质量,知道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即石块的体积;知道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
【解答】(1)图中石块的质量为m=50g+20g+5g+3g=78g;
(2)石块排开水的质量m水=152g﹣104g=48g;
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V=V水===48cm3;
知识点精析
考点概览
典例精析
跟踪训练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7.9×103
13.6×103
1.0×103
0.9×103
0.8×103

水银
钢、铁
纯水
冰(0℃) 0.9×103
植物油
0.5×103
干松木
酒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