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诗海拾贝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杜甫 (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现存留1400余首,被人们尊为“诗圣”。他的“三吏”“三别”等代表诗作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白朴 (1226—1306),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yù)州(今山西曲沃县),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他诗词俱佳,尤工于曲,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著有杂剧十六种,今存三种:《梧桐雨》《东墙记》《墙头马上》。诗集有《天籁集》。
艾青 (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著有诗集《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
叶赛宁 (1895—1925),俄罗斯诗人,在俄国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是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叶赛宁在抒情诗上的突出成就,使他成为20世纪杰出的俄罗斯民族诗人。
一字多音新词解释潜:暗暗地,悄悄地。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霏霏:(雨、雪花)飞舞的样子。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近反义词近义词:别——离 时节——季节 潇洒——大方 寂静——宁静
反义词:朦胧——清晰 寂静——热闹词义辨析寂静——安静课文解读1 诗经·采薇(wēi)(节选)
昔我往矣(yǐ),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fēi)霏。①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摆动,如今回来的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赏析:原诗共六章,本诗节选自第六章的前四句,对比描写了戍卒们在出征和返乡途中所见的不同景物。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柳条随风摆动的情景;第三、四句描绘了雪花飞舞的情景。知识链接: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①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周宣王执政的前夕,狁曾趁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之时,侵扰北方边境。公元前827年宣王曾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就是这次战争的情况。释疑解惑 2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催发生机。平日里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融入夜色,天地漆黑一片,唯有江船渔火越发的明亮。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赏析:这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历来为人们传诵。首联中“好”字含情,盛赞春雨;“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颔联既写出了春雨的轻柔之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颈联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尾联写作者想象中的雨后晓景。全诗描写细腻、动人。全诗无一“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
②句中“潜”“润”两个字有什么妙处?
“潜”字拟人化,展现了春雨悄无声息的情态;“润”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③
译文: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间突然落下几点雨。过去曾经游过的小客店还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道路一转,那曾经熟悉的小桥、溪流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这首词描写的是极平常的景象,然而诗人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词的上阕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扑面而来的“稻花香”更预示着来年的丰年景象。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诗人笔下的一幅幅画面,流露出了他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诗人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③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等。4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④
译文:夕阳西下,天边留下了一抹残存的晚霞,孤零零的山村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佝偻的老树上还停留着几只乌鸦,天空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顺着它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近妖冶。
赏析:这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秋天的傍晚有点萧瑟,诗人撷取了村、日、霞、烟、树、鸦六个典型景物来表现,再用孤、落、残、轻、老、寒六个感彩一致的词加以点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息,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接着用“飞鸿”这一句,把静寂的景物和飞翔的大雁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山”“白草”两句,把美丽的秋景呈现在眼前。这支曲有秋景的清肃,却没有悲凉的情绪。④最后一句用了五个并列的词语,有什么好处?
五个并列的词语,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
5 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⑤诗中运用了哪些特殊句式?
祈使句和排比句。
赏析:太阳渴望走进人们的小木屋。她带来了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希望能够给屋子里的人带来欣喜,以此来唤醒他们。可是,小木屋里的人们还在沉睡,太阳很着急。她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 6白桦
在我的窗,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xiāo)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cháng)徉(yáng)着
姗(shān)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⑥
赏析:这首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⑥白桦象征了什么?
本诗充分突显了白桦的高洁、挺拔,是高尚人格的象征1.《诗经·采薇》写的是一位远征归来的战士,在回乡途中,抚今追昔。分别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突出了远离家乡的时间之长,说明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侵扰。
2.《春夜喜雨》通过对春雨的特征、春夜雨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作者在乡村月夜行路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欣喜愉悦的思想感情。4.《天净沙·秋》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冷寂,接着诗人又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从多个侧面描写了秋日黄昏的美景,情景交融,使人赏心悦目。
5.《太阳的话》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花束、香气和露水,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6.《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诗经·采薇》:本诗借景抒情。诗中包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
2.《春夜喜雨》:诗人以春天的雨滋润万物着笔,把春雨拟人化。春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接着诗人从耳闻的角度细致描写了春雨的特点。然后扩大视野,写眼中所见的夜中雨景,从天空、陆地,写到水上船中,着意刻画春雨的寂静。这寂静与上面写的“无声”照应,最后写想象中雨后城中的景色。全诗内容丰富,概括而又形象。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本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绘了一幅幽静喜人的农村夏夜图,下阕词人用快速移动的镜头取景,侧面透露出行人匆匆赶路。这首小词无论描写景物,还是表达心情,都是一波三折,摇曳生姿。
4.《天净沙·秋》:把静寂的景物和飞翔的大雁联系起来,静中有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秋日美丽的景色,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这支曲有秋景的清肃,却没有悲凉的情绪。
5.《太阳的话》:这首抒情诗,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太阳,促使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念。
6.《白桦》:诗歌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披了一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白桦挺拔、高洁的气质与品质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因此,这首诗也蕴含着对具有白桦一样品格的人的赞美。诗歌对白桦树的描绘极为成功,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使人视觉上为之振奋,又富有动态的变化,散发着人的灵性。诗歌搜集课本中的六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佳作,从中我们大体感受到了诗歌从古到今的变化。我们也可以依照课本,沿着诗歌的发展轨迹来搜集诗歌,如《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进一步感受我国诗歌的发展变化。诗歌整理诗歌搜集活动结束后,应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整理诗歌应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
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等;
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等;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
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诗、外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
诗歌分类示例(按季节分):谢谢观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