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幸福是什么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03 10: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幸福是什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10 幸福是什么埃林·彼林 (1877—1949),原名迪米特尔·伊万诺夫,保加利亚著名作家。他以写农村题材的中短篇小说著称。从1909年开始,他为儿童写了许多书,有童话、寓言和短篇小说,最著名的作品是《比比扬奇遇记》。比较重要的作品有幽默作品集《我的烟灰》,中篇小说《格拉克一家》《土地》,短篇小说集《修道院坡下的葡萄园》《我,你,他》等。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内容,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重点)
3.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难点)生字精析要求会认的字读写错混提示1.“彼此”的“彼”读“bǐ”,不读“pí”。
2.“疏通”的“疏”要与“蔬菜”的“蔬”区分开。一字多音同音字词新词解释彼此:那个和这个;双方。
清澈:清而透明。
诧异:觉得奇怪。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义务:本课指道德上应尽的责任。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枯枝败叶:已经枯萎了的树枝和树叶。
疏通:清除阻塞,使水流或交通畅通。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近反义词近义词:附近——邻近 假如——假若 依照——按照 强健——强壮 彼此——互相 清理——整理 感谢——感激 诧异——惊奇
反义词:幸福——痛苦 相识——陌生 强健——瘦弱 茂密——稀疏 谦虚——骄傲 清澈——浑浊 宽阔——狭窄 枯枝败叶——枝繁叶茂一词多义健康:
①(人体)发育良好,机理正常,有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例句:经过三周的调养,奶奶恢复了健康。
②(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
例句:各种课外活动在我校健康地开展起来。词义辨析互相——相互课文解读有三个小孩,都是牧羊的。他们彼(bǐ)此很要好,常常从村子里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树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满了枯枝败叶。[句解:“老”字告诉我们这口泉的年代很久了。“枯枝败叶”说明这口泉无人管,很破旧。]
有一次,一个牧童说:“来,咱们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好!”他的同伴快乐地喊道。
段析:第1~3自然段写三个牧羊的小孩决定清理一口老泉。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qiāo)到树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他们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树杈(chà)和烂在水里的树叶挖开。清泉从一层泡沫下面流出来,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①又过了一天,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砌成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留了一个宽阔的出口,上面用最大的一块石板盖上,不让尘土落进去。②
段析:采用总分的写法,具体生动地叙述了三个小孩清理老泉的过程。“又快乐又兴奋”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小孩们成功后的喜悦。他们高兴地坐在井旁的大石头上,看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满那口小井,最后从那宽阔的出口流出来。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主要写三个牧童清理了一个不涌泉水的老泉,他们感到无比快乐。
这时候,从树林里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句解:这是对姑娘的外貌描写,表现出了她的美丽。]“你们好,孩子们!”她说,“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
段析:写从树林里出来一位姑娘。
“你喝吧。”孩子们说,“我们就是为了让人喝水才把井砌好的。”[句解: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们知道孩子们为了方便人们喝水砌了这口井,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纯真与善良。]姑娘弯下身来,就着井口,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三口。
“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她微笑着说。
停了一会儿,她又说:“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谢你们。我代表树林和在树林里居住的一切动物,代表在树林里生长的一切花草,感谢你们。祝你们幸福!再见!”[句解:表达出姑娘对三个孩子平凡劳动的肯定与感谢。]
段析:写这位姑娘对三个孩子所做事情的评价。孩子们互相看了看。他们又快乐又激动。一个孩子问那位不相识的姑娘:“你祝我们幸福。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呢?”③[句解:孩子的问话引出了文章的主题——幸福是什么。]
“你们应当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以后让我们再在这个地方,在这口小井旁边相见吧。假如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们。”[句解:“十年”的期限给文章设下了悬念,可谓是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说完,姑娘突然不见了,正像她突然来到一样。④孩子们都诧(chà)异地互相看着。一个孩子说:“让我们分头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我往东走。”
“我往西走。”另一个孩子说。
“我留在村子里,”第三个孩子说,“也许我在这里就会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段析:第13~15自然段写三个孩子决定要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第二部分(第6~15自然段):写树林里出现了一位神秘的姑娘,她引导孩子们寻找“幸福是什么”的答案。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了。⑤三个人都成了强健有力的青年。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茂密的大树。小井周围有许多条小路,路上还看得见人的脚印,他们一定是到这里来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围的沙地上有小鸟的爪印,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三个青年快乐地看着这一切。[句解:表明三个青年已经懂得了幸福的含义。他们平凡的劳动是有意义的,所以他们快乐。]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他们坐在原来的那块大石头上,想起那位美丽的姑娘。可是她还没有来。“你们知道这十年我做了些什么?”第一个青年说,“我们分手以后,我就到一个城市里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
“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另外两个问他。
“弄明白了,很简单。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我,”第二个青年说,“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那么你呢?”他们问那个留在村子里的同伴。
“我耕(ɡēnɡ)地。地上长出麦(mài)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⑥⑦
第三部分(第16~22自然段):主要讲了这三个青年在这十年的生活中,经历不尽相同,对幸福的体会却有共同的认识:由于自己的劳动能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这时候,又是突然之间,那位姑娘又出现了。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戴着那个白色的花环。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句解:十年了,姑娘却没有变样,这样写使文章更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从“谦虚”“美丽”“善良”等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姑娘美好的品质。]“我很高兴,你们都依照我的话又来和我见面了。”她说:“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wù),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⑧[句解: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众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这句话的意思看起来很抽象,但联系课文理解,就变得非常具体、丰富。]“你是谁呀?”三个人同声问道。
“我是智慧的女儿。”姑娘回答后就不见了。[句解:揭晓了姑娘的真面目,“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是文章的线索,她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
第四部分(第23~26自然段):作者借助神秘姑娘之口,告诉我们幸福的真正含义。
知识链接:
童话和寓言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义。但寓言和童话又各有不同特点。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两千字。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①孩子们为什么“又快乐又兴奋”?
因为经过孩子们的努力,这口老泉又流出了泉水,他们做了一件好事,所以“又快乐又兴奋”。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孩子?
他们做得这么认真,想得这么周到,可见他们是热心、善良的孩子。
③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借这位姑娘与孩子们的对话点明了本文的题目——“幸福是什么”,引起读者的思考。释疑解惑④“姑娘”这个人物形象在童话中起什么作用?
这位姑娘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这个人物形象使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
⑤这两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一句承接上文,第二句引起下文。⑥三个孩子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什么?他们体会到幸福了吗?
第一个孩子成为医生,为病人治好了病,让病人恢复了健康,自己感到很幸福;第二个孩子勤恳工作,所做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自己也感到幸福;第三个孩子种的麦子养活了许多人,自己也感到幸福。⑦三个孩子对幸福的共同体会是什么?
他们都为自己的劳动能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
⑧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点明了主题,是全文的中心句。本文记叙了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的引导下,经过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原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幸福是什么》,题目是个问句,引导读者带着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在文章结尾处引用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回答了题目的提问。这就是概括点题,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儿歌《劳动最光荣》唱到“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确实,在劳动中体会充实,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给他人带去快乐就是最幸福的。课内:疏通 宽阔 清澈 诧异 强健 谦虚 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课外:形容说话的词语:
口若悬河 口齿伶俐 苦口婆心 娓娓动听 声如洪钟 喋喋不休
老师柔声细语地说:“天鹅能飞得高飞得远,靠的是矫健有力的翅膀,你们要远行,得有知识啊!”谢谢观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