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第一节温度与内能课课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十一章第一节温度与内能课课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17 09: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内能
知识*能力练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知识点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1、(05·盐城市)图12—2—1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 ℃。
图12—2—1
2、(05·汕头市)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12—2—2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2—2—2
3、(05·山东课改区)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12—2—3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
图12—2—3
知识点二 正确理解内能的含义
4.(05广州市课改区)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D.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5、小明说:“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很低,不具有内能.”小刚说:“炽热的铁水温度高,内能大;冰冷的冰山温度低,内能小.”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 说出理由。
知识点三 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6、(04·南京)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运动快慢、位置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8、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哪一个内能大
知识点四 改变内能的方式
9、(05上海)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10、 (2004 盐阳)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
A.温度 B、 内能 C 、 比热容 D.热量
11、(05年镇江)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12、、(05年北京).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13、、小明从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势能 ,下滑的过程中,小明的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是通过 方法改变了臀部的内能。
14、在下列现象中,写出各是用什么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⑴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
⑵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⑶冬天,人们往手心上呵气取暖
⑷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
⑸晒太阳时会感到很热
⑹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
⑺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知识点五 热量的内涵
15、(03安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16、(05·重庆市)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方法*技巧练 巧练方法 事半功倍
方法技巧一 利用“实验探究法”分析问题
17、(04·海口课改区)仔细观察图12—2—1中甲、乙、丙 三杯水,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
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乙、丙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大
18、小刚的妈妈在城郊化工厂工作,由于路
程远,中午经常很晚才回家吃饭。小刚总看到爸 图12—2—4
爸把妈妈的饭菜装在饭盒里。并且往锅里装上热水再把饭盒放在热水里,天气越冷,加的热水就越多。小刚的爸爸说这样能使饭菜保温时间长些。亲爱的的同学,他说得有道理吗?请你用保温瓶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吧。
⑴实验方法:
⑵实验用具:
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果分析:
图12—2—5
19、(05·无锡市)如图12—2—5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
方法技巧二 应用内能的影响条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0.如图12—2—6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
把活塞迅速往下压,可以观察到棉花燃烧.这现象表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使空气的_____增加,温度_____,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21、冬天,人们用往手上呵气或两手互相摩擦的方法取暖,前者是利用________方法
使手的内能增加的,后者用________方法,把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综合*创新练 拓展思维 提升素质
能力点一 正确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图12—2—6
22、(05·汕头市)关于物体内能的几种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有内能,冰没有内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具有的内能大
能力点二 生活中的内能
2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在图12—2—7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B C D
图12—2—7
24、(04·孝感市)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节能、经济和环保等特点。图12—2—8(a)是某型号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下方是像日光灯管似的集热管,外层是透明的玻璃管,内层是黑色管子(管内蓄水),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在黑色管和透明管之间有空隙,并抽成真空,集热管的下方是块光亮的铝合金板,做成凹凸的曲面,水箱装在顶部。
图12—2—8
⑴太阳能热水器是一个利用光能转化为水的 能的装置。
⑵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如图12—2—8(b)所示,A是集热管,阳光透过玻璃外管射到黑色内管上,并把水加热,集热管做得较粗,其背后的铝合金板做成凹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集热管中的水被太阳晒热后密度变小,并且受浮力作用沿管向上运动,水在由集热管A,水管C和储水器B组成的系统中,沿 方向流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能力点三 综合应用学科内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5、(05·重庆市)小刚为了研究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他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如图12—2—9(A)所示。小刚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水温,作出了图12—2—9(B)所示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判断,大约经过 min,热奶和水达到了热平衡,此时的水温约为 ℃。
图12—2—9
26、(04·甘肃省)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2号F型火箭载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绕地球飞行数圈后又于10月16日6时54分顺利返回地面,实现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疾速下降的过程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时,返回舱的( )
A、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
27、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过一会筒壁会发热,试解释这种现象。
能力点三 通过课外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8、(05年江苏扬州)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12—2—10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图12—2—10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冷却速率。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