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05 09: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绥滨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理科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题,每题3分;每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是:
A、芍陂 B、都江堰 C、白渠 D、郑国渠 ( )
2、下列不属于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是: (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D、 官僚土地私有制
3、中国古代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是在: ( )
A、南宋 B、北宋 C、中唐 D、东晋、南朝
4、冶炼生铁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秦代 B、春秋战国 C、东汉 D、西汉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
A、宋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6、明代中叶在______________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A、江南地区 B、黄河流域 C、关中地区 D、中原地区
7、发现美洲大陆的是: ( )
A、麦哲伦 B、迪亚士 C达伽玛 D、哥伦布
8、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 )
A、英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9、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是: ( )
A、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 B、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火车的发明
10、工业革命使_________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 )
A、工厂制度 B、工场手工业 C、机器大工业 D、垄断组织
11、鸦片战争前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地主经济    
12、洋务运动旨在:(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抵抗外来侵略
C、 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
13、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 B、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
C、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D、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4、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是: ( )
A、张謇 B、荣宗敬 C、詹天佑D、范旭东
15、一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利用________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
A、技术垄断 B、跌价竞争C、倾销商品 D、 掠夺原料
16、辛亥革命后,一种新的服装款式开始在中国出现并流行起来,这种服装款式应该是: ( )
A、中山装???B、长袍????C、西装??D、改良旗袍
17、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
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
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 )
A、报道重大时事 B、宣传政治主张
C、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
18、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 ?( )
A、西方列强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D、康有为、孙中山的作用??
19、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________到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 )
A、唐山开平 B、北京 C、张家口 D、保定
20、1872年,成立的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建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中国远洋航运公司
21、1877年,福建巡抚在_______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
A、福州 B、厦门 C、 台湾 D、基隆
2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农业的措施是:( )
A、没收地主土地B、实施农业合作化运动
C、余粮征集制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23、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 ( )
A、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B、争取国内战争的胜利
C、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
24、“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 ( )
A、国防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重工业
25、制造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的是:( )
A、史蒂芬孙 B、哈格里夫斯 C、阿克莱特 D、瓦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5分,答案要按题号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匹布,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6分)
(二)材料一反映出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4分)
(三)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与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是否相同?(3分)为什么?(4分)
(四)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造成什么影响?(4分)
(五)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两则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4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理科)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A
B
A
A
D
B
B
A
A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A
D
A
A
C
C
C
A
D
A
二、非选择题(本题5个小题,共25分)
(一)现象:丝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6分)
(二)本质:资本主义萌芽(4分)
(三)①不同(3分)
②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4分)
(四)起了阻碍作用。(4分)
(五)“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