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2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2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04 20: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13 宋元时期的 科技与中外交通壹贰叁目 录认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探究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1 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泥)活字印刷术转轮排字法铜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算一算: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的历史课本,大概需要他刻多长时间?至少6年
以上结果和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浪费时间、浪费材料材 料: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哪里?变“死”为“活”;省工、省料、省时。活字印刷术的贡献“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1)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2)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英)著名学者 培根2 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指南车司南指南针史料研读·指南针的应用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史料研读·指南针的传播
材料三:“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
思考:从上面的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中国阿拉伯
国家欧洲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地区。传入传入想一想:指南针的深远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往往
带来殖民的血腥镇压,
火药枪成为欧洲殖民者
主要的镇压武器。2.火药已发明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发明了突火枪发明了火铳
[chòng ]火药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1)结束了冷兵器时代;
(2)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变革的进程。3 发达的中外交通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史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想一想: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1)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2)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3)促进了国内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元朝交通线路图四通八达;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指南针12、13世纪造纸术 13世纪阿

伯印刷术 13世纪造纸术 7世纪火药13、14世纪欧
洲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和开明的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天文历法药物数学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我国隋唐时期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北宋匠人毕昇发明。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
(2)发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3)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4)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堂小结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1)发明:汉代制成“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了罗盘。
(2)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3)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4)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
(1)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应用: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人们制成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元代发明了火铳。
(3)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4)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概况:宋代由于航海技术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发达,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3.海路
(1)航线: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
(2)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4.作用
(1)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2)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知识巩固练习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
重大贡献。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2.火药应用于军事开始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3.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西汉B唐朝C宋朝D元朝4.对木活字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
转轮排字法的元代科学家是?A沈括B王祯C毕昇D宋应星想一想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角度分析)(1)经济: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在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