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
(90分钟,100分)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50分)
1.下列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电子
2.下列微粒在化学变化中,还能再分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核外电子
3.符号3O2-表示的含义是( )
A.氧离子 B.3个氧离子 C.氧分子 D.3个氧原子
4.缺钙易患软骨病、骨质疏松。这里所说的钙是指( )
A.钙原子 B.金属钙 C.钙元素 D.钙分子
5.符号2N、4K+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
A.2个氮原子、4个钾原子 B.2个氮原子、4钾离子
C.2个氮分子、4个钾分子 D.2个氮元素、4个钾离子
6.氧气(O2)、水(H2O)、氧化镁(MgO)、五氧化二磷(P2O5)、氯酸钾KClO3)等物质的共通特点是( )
A.都属于化合物 B.都含有氧原子 C.都属于单质 D.都含有氧元素
7.关于空气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A.清洁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空气中氧元素的含量最多
C.空气中氮气约占4/5 D.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1/5
8.霓虹灯在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因为灯管中冲入了(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9.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
A.二氧化硫、氧气 B.二氧化碳、氮气
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 D.一氧化碳、垃圾、稀有气体
10.下列现象能用分子间有间隔进行解释的是( )
A.将等体积的细沙、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少
B.蔗糖溶于水,形成的糖水体积小于蔗糖与水的总体积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容器内气体减少
D.一张纸变成碎纸屑
11.下列物质变化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玉米粒加工成玉米面 B.冰雪融化
C.石蜡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 D.玻璃摔碎
12.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水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右图所示的物质变化是化学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可以再分
13.对于O、O2-两种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质量几乎相同;④整体不显电性;⑤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⑥质子数相同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⑥
14.“嫦娥一号”对月球进行探测时,发现月球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He—3”微粒是指氦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
A3个质子. B.3个中子 C.2个质子,1个中子 D.1个质子,2个中子
15.上题中的微粒“He—3”的相对原子质量大致是( )
A.1 B.3 C.2 D.A、B、C都有可能
16.下列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自来水 B.清澈的河水 C.纯净的海水 D.蒸馏水
17.下列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8.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19.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原子之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0.下列物质的变化可用分子间间隔变大进行解释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 B.蔗糖溶于水
C.镁条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礼花爆炸
21.微粒的名称是( )
A.钠原子 B.钠离子 C.钠元素 D.钠分子
22.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信息。在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查到的镓元素如图所示,我们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镓原素的相对于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元素的荷电荷数是69
C.镓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镓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
23.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水蒸气 B.蔗糖+水→糖水 C.石块→碎石屑 D.氧气→臭氧
24.下列事实与对应解释,不相符的是( )
A.水蒸气液化成水——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C.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 D.玻璃摔碎——发生刘物理变化
25.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质量 C.原子种类 D.分子数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6.下列物质:①清洁的空气,②食醋,③蔗糖,④氧气,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氧化镁,⑦池塘水,⑧馒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27.下列物质变化:①镁在空气中燃烧,②氢气变成液氢,③氢气燃烧,④灯泡通电发光,⑤酒精挥发,⑥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能分子间间隔大小变化进行解释的是 。
28.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酸钾(KIO3),可有效的预防大脖子病。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那么,图中的X=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该微粒很容易 电子,形成钾离子。
29.下列微粒中,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容易形成阴离子的是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是 。
30.某市为了美化环境,换市民一片蓝天,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治理河道,工业废水处理后在排放;②修建生活污水处理厂;③将水泥厂、炼钢厂等企业搬离城区,并对排放的尾气进行达标检测;④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尽量减少煤炭的使用;⑤提倡绿化,增加主城区的绿化面积。其中,能加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的措施有: (填序号);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 ;属于处理“三废”的措施有 。
三、综合题(共15分)
31.将下列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9分)
在花园附近闻到花香 生成五氧化二磷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
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汽油挥发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物质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分子间间隔变大
物质发生变化是生成新物质 该气体密度小、性质稳定
铜在空气中加热 生成氧化汞
汞在空气中加热 物理性质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氧化铜
32.完成下面的物质分类。(6分)
① :由 ② 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③ 物
物质 ⑤ :由多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④ 物:由 ⑥ 分子构成的物质
四、实验题(共20分)
33.(10分)(1)在图一中,B烧杯中的液体呈 色;B烧杯中的液体呈 色。其原因是 。
(2)已知:Ⅰ微粒的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Ⅱ浓氨水中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中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Ⅲ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白烟;Ⅳ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质量小。如图二所示,产生白烟最多的部位是 处(填a、b或c)。
34.(10分)某兴趣小组先后用图1、图2两种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你认为在图1、图2两种方案中,哪种方案的实验结果更准确一些? 。
(2)在本实验中,红磷的量必须( )
A.足量 B.少量 C.多少不限
(3)在本实验中,应在何时打开止水夹( )
A.红磷燃烧完成后,随即打开 B.红磷燃烧完成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打开
C.在红磷燃烧完成后,冷却一会再打开 D.在红磷燃烧完成后,随时可打开
(4)在本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装置内。其原因是 。
(5)正常情况下,进入装置内的水体积约为装置体积的 。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B 6.D 7.C 8.B 9.C 10.B 11.C 12.D 13.D 14.C 15.B 16.D 17.C 18.D 19.A 20.A 21.B 22.D 23.D 24.A 25.C
26.①②⑦⑧ ④ ③⑤⑥ ⑤⑥
27.①③ ②④⑤⑥ ②⑤
28.19 失去
29.Na、Mg、Al S、Cl Ar
30.③④ ④⑤ ①②③
31. 在花园附近闻到花香 生成五氧化二磷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
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汽油挥发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物质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分子间间隔变大
物质发生变化是生成新物质 该气体密度小、性质稳定
铜在空气中加热 生成氧化汞
汞在空气中加热 物理性质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氧化铜
32.单质 同种 纯净 混合 化合物 多种
33.(1)无 红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A烧杯的酚酞溶液中,使液体呈现红色
(2)c
34.(1)图2 (2)A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