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泼辣犀利、爱憎分明的语言特色。(重点)
2.学习本文(驳论文)结构严谨、生动有力的论证过程。(难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难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文中加点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文体知识
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与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读准字音
玄虚(xuán) 诓骗(kuānɡ) 省悟(xǐnɡ) 脊梁(jǐ)
慨叹(kǎi) 诬蔑(miè) 渺茫(miǎo) 抹杀(mǒ)
摧残(cuī) 倘若(tǎnɡ) 搽粉(chá) 前仆后继(pū)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情绪。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省悟:觉醒明白。
为民请命:为人民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家谱:家庭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着上来。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诓骗:说谎话骗人。
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搽:用粉末、油类等涂(在脸上或手上)。
新课导入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正面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中国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3.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摆出对方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3~5)直接反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归谬)
第三部分:(6~8)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9)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品味亮点词语】?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含义?“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意义: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把“状元宰相”和“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通读课文,品析方法】?
1.这篇文章作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如何进行驳论的?
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有破有立。
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2.作者为了加强自己论点的说服力,运用了哪些方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认为自古至今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义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胜、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把握文章主旨】?
1.朗读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鲁迅先生对宣传民族失掉自信力的人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这篇驳论文的主旨是什么?
在这篇驳论文中,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达了作者的一颗爱国赤心。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驳立结合,论证严密。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不能一概而论。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从驳论入手,又驳又立,紧密结合。课文先直接反驳对方错误论点,是驳论。紧接着再间接反驳错误论点,从正面立论,从而使对方论点不攻自破。
2.语言极富感染力。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了嘲讽意味。“总”表现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表现出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表现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辛辣的语言,栩栩如生、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大量运用修辞手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词,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等词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文采,而且对刻画反动当局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针对文段的观点,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段驳论文字。(300字左右)
目前,部分中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他们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许多专家和教师呼吁要禁止中学生上网。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文章的深层含义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领悟。在学习文章之前,我先让学生们搜集了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一点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互相探究后再举出实例的方法,他们也都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方法指导:
议论文之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不少的文章用立驳结合的论证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
回答运用怎样的论证方式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论证方式,然后依据论证方式梳理论证思路。如果是立论,或提出观点,然后举例或讲道理进行论证;或层层论证,最后归纳出论点。如果是驳论,是驳论点还是驳论据,要梳理明白。
素材积累:
鲁迅逸事
鲁迅曾到厦门的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见他长发垂耳,穿着一件褪色的灰色长袍和一双旧布鞋,就态度冷冰冰地招呼他坐下,马马虎虎地给他理了发。鲁迅随手从衣袋里抓了一大把铜元,数也不数,塞在理发师手里就走了。理发师一点数目,竟超出定价三倍多,不由得喜上心头。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又来到这家理发店,上次那个理发师立即迎上去殷勤招待。虽然鲁迅仍是那身打扮,这次却受到了特殊待遇:不仅奉茶敬烟,而且理起发来一丝不苟,足足花了一个多钟头。理毕,鲁迅照价付款,没有多给一个子儿。理发师十分纳闷,问他为什么这次不多给钱。鲁迅平静地答道:这不简单得很吗?上回你给我乱剪,我付款也就乱给;这次你给我认真地理发,当然我也就按规矩付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