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
$2.5光的色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了解光的三基色是:红、蓝、绿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
了解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白光是复合光,三标棱镜对白光的折射作用,物体颜色的成因
2.难点: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及规律;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和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三、教具
三棱镜、白屏、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绿纸、黑纸、作画用的颜料、调色板、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问题: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各种各样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很多,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小游戏:让学生玩用肥皂水吹泡泡的游戏。同时观察吹出来的泡泡表示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让一位学生上台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白墙上,并观察白墙上光的颜色。找一找墙上出现了几种颜色?
(二)光的色散
学生观察老师的实验:将三棱镜横放在阳台上,让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转动三棱镜,直到墙上出现从上到下 、 、 、 、 、 、 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条彩带叫做光谱,这个实验是牛顿 ( http: / / 218.5.70.20 / main / wlsyb-new / ktyjwy / XKZH / wl / wlxj / k-nd.htm )最先完成的,揭开了颜色的秘密。
再用一个三棱镜与三棱镜重叠在一起,直到彩色光带重新会聚成白光。
实验结论: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 混合成的。
动画演示: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三)物体的颜色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统统消失了。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颜色。那么,为什么在同样光源的照耀下,各种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用红色玻璃盖在狭缝上重做上述演示实验,可以看到白屏上只出现一条光带,如果用蓝色玻璃盖在狭缝上做上述演示实验,则白屏上只出现一条光带。实验结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 决定的。
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用红光照射的地方是 色,其他地方较暗,如果用绿纸贴在白屏上,用红光照射则绿纸上出现 色。做上述演示实验,则绿纸上被绿光照射的地方很亮,其他地方较暗。
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不透明体反射什么色光就呈现什么颜色。
在白屏上贴一张黑纸,可以看到不论什么色光照射的地方都是 的。
(四)色光的三基色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电视屏幕上只能观察到三种颜色:红、绿、蓝。但是我们却能看到更多的七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动画演示:光的三原色及二色、三色的混合色。
红、蓝混合 色,红、绿混合 色, 绿蓝混合 色,红、绿、蓝混合 色
演示:把圆形红、蓝、绿三色板装在小电动机上,通电让小电动机快速旋转,让学生观察纸板上的颜色。
(五)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青、黄)。
用画图用的颜料当场混合给学生看。
红+青=? 黄+青=? 红+黄=?
(六)系统归纳
本节内容为最新加进去的知识点,因而讲课时要重视,必须把难点易化。
(七)练习巩固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导学手册
家庭作业:典中点
六、板书设计
2.5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
三、物体的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七、补充例题
1、甲图是色光的混合,乙图是颜料的混合,请在对应的位置填入相应的颜色种类。
2、夏天室外穿_______色衣服合理,在室内穿_____色衣服合理。
3、将红、蓝两种色光照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颜色;将红、蓝两种颜料涂在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颜色。这说明颜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情况______(选填“相同”、“不相同”),这是用______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4、在没有其他光照射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时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身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身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乙 颜料混合
黄
甲 色光混合
白
蓝
红
红
青
黑
第 1 页 共 3 页《光的色彩 颜色》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本节为新授课。教学内容有光的色散(实验)、色光的混合,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光知识的基础。在以前的教材中,该节为选修课,现在的教材为必修课,教学方式也起了大变化,教师是引导者通过启发引导,引发学生用直觉思维进行“猜想”,提出问题可能的结果,然后再通过实验方法对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进行探索和验证。
在教学设计上,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材料内容包括生活中的光源、光的色散现象相关资料,布置学生走访照相机馆了解滤色镜的相关知识,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猜想,调动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的三原色。
能力目标:1能够识辨自然界和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光源。
2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3搜集资料,组织整理材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
【教具 学具 器材】
教具:幻灯机、蜡烛、电灯、三张玻璃纸(红、绿、蓝)、颜料工具一套、学具:平面镜、、肥皂泡泡盒,光盘、三张玻璃纸(红、绿、蓝)
器材:彩色电视机、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课题(3’) 当我们走进一间暗室,我们会感到眼前…..,通常会形容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怎样才能看到手指呢?为什么?我们要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老师现在展示的就是美丽的极光,生活中还有哪些发光的物体? 生1:打开房间的灯生(齐):因为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有简要的课堂导入。引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示几幅图片,让他们认发光的物体。让学生参与其中。
二.光源的定义及分类(5’) 像上面这样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究竟什么是光源呢 请同学们自学信息快递! 自学完后尝试举例.老师手中的蜡烛是光源吗 那么这个手电筒呢 现在呢 所以我们在判断是否是光源是应注意什么 大家能举出两种光源的例子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找光源. 生(齐):是的学生分小组举例讨论生(齐):不是生:是否正在发光。生太阳 闪电 萤火虫是天然光源,激光 舞台灯光是人造光源。学生根据图片参与其中,并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 有老师讲解,引导就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解释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可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有及时的课堂反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三.光的色散实验(7’) 太阳是最常见的天然光源,阳光的颜色是?它真的是单纯的白色吗?到底是不是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提供你们器材:平面镜,水,水盆等,请你们来试试墙壁上出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太阳光可以被分成这些色光,,那么这些色光混合到一起又会怎样呢呢生活中有没有光的色散现象? 生(齐):白色的生:是生:不是学生小组上台活动,用平面镜对着阳光做实验,墙上出现七彩的光生(齐):五颜六色的光生7:赤、橙、黄、绿、青、蓝、紫学生举例并上台演示 光盘、肥皂泡泡、有油的柏油马路上等 有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用准备好的器材动手做实验,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有教师的精讲。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四、光的三原色(5’) 太阳光照在大地上我们看见了这个多彩的世界,那平时我们的彩色电视机也能为我们呈现多彩的画面,它其中又有哪些奥密呢 请同学上来用放大镜对着电视机屏幕看看,真有这么多颜色吗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把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请大家猜想白光分别透过红、绿、蓝三张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颜色的色光?猜想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应用? 四位同学上台观察生:只有红、绿、蓝三色生(齐):红光、绿光、蓝光生(齐):对生8:红玻璃纸只能让白光中的红光通过,其他色光被挡住,所以看到红光。学生上台介绍滤色镜并展示图片 有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加深了印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色光的混合(5’)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那为什么彩色电视机会出现五彩缤纷的画面呢很好。我们把红光和绿光混合成什么颜色绿光和蓝光混合呢红光和蓝光混合呢若把三原色混合起来是什么颜色呢 生9:把光的三原色进行混合生(齐):黄色生(齐):青色生(齐):品红色生(齐):白色 看过实验结果后用动画课件再演示一遍。
八.总结(3’)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物理知识? 所有同学各抒己见 有简要的课堂总结。
【保留板书】
练习题
1 、雨后天空上出现的美丽彩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组成。
2、用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的电视机的荧光屏时,就能看到屏上:_________的光点,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光的________混合而成的
3、将红光和蓝光同时照到白纸,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色;将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_____色;将蓝光和绿色同时照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色。
4、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闪电、宝石、发光水母
5、下列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彩色画面五彩缤纷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6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的太阳光是最单纯的光
B人们把红、黄、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C照相机镜头前加上滤镜是为了使像成的更清晰
D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透过绿色的光(共15张PPT)
2.5光的色散
一、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警示误区
不要误认为光屏上的光谱颜色是无序的。太阳光中的红光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二、色光的混合
电视机局部扫描图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三、物体的颜色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课堂小练习
夏天室外穿_______色衣服合理,在室内穿_____色衣服合理。
课堂小练习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______现象,而红光通过三棱镜后,看到的是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的,如我们看到的红纸,是由于红纸______太阳光中的________,而其他种类的色光都被红纸吸收。
课堂小练习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的,如我看到的红玻璃,是由于红玻璃让太阳光中的_______通过,而其他种类的色光被红玻璃吸收。
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
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练习
将红、蓝两种色光照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颜色;将红、蓝两种颜料涂在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______颜色。这说明颜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情况______(选填“相同”、“不相同”),这是用______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课堂小练习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用不同颜料能调配出其他的颜色 B、不同色光混合能得到的新的色光 C、七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复合成为白光 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
课堂小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七色光的一种 B、任意一种色光斜照到三棱镜都能发生光的色散 C、蓝光不可能用光的混合法得到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分解
课堂小练习
甲图是色光的混合,乙图是颜料的混合,请在对应的位置填入相应的颜色种类。
红
蓝
白
甲 色光混合
红
青
黄
黑
乙 颜料混合
课堂小练习
在没有其他光照射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时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 C、上身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身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电视机局部扫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