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能控制寄主食欲的胃肠道细菌印度饮用水中发现的超级细菌,
能抵御所有抗生素特定的肠道细菌,
可以防止食物过敏寄居人体的细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习目标
1.什么是菌落。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3.学会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一:菌落
阅读P66-67及图5-40,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观察细菌?
2.什么是菌落?
3.细菌真菌的菌落有什么区别?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的“庐山真面目”?1、电子显微镜或高倍显微镜观察2、通过观察_______来研究细菌和真菌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菌落酵母菌
(光学显微镜 40X)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大肠杆菌生活中的细菌 抹布和砧板上的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探究一:菌落
阅读P66-67及图5-40,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观察细菌?
2.什么是菌落?
3.细菌真菌的菌落有什么区别?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真菌菌落大小
形态
颜色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细菌菌落真菌(霉菌)菌落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菌落真菌菌落红曲霉黄曲霉毛霉青霉葡萄球霉真菌菌落光滑粘稠
粗糙干燥绒毛状、絮状
蜘蛛网状小大白色,少数其他颜色红、褐、绿黑、黄色等 比较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探究二
阅读教材P68-69探究,总结检测环境
中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5步),小组
讨论回答P69页讨论。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表达交流、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探究(其中1、2、3为本节内容)三、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牛肉汁+琼脂
高温灭菌
冷却
4. 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
5.恒温培养. 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观察菌落高温灭菌恒温培养配制培养基根据实验并阅读P70,总结下列问题:
1.细菌和真菌分布范围?
2.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
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如:土壤、水体、
空气、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极端环境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质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如无氧条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小结菌落概念检测细菌真菌分布及生存的基本条件2.水分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质
有的需要特殊条件1.广泛分布于生物圈区分细菌真菌菌落培养基步骤:5步1、细菌和真菌能在恒温箱中的培养基上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其原因是 ( )
A 培养基中含有水分 B 培养基中含有有机物
C 恒温箱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D 是A、B、C、三项
2、满足了细菌、真菌生存的需要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看见的集合体被成为 ( )
A 真菌 B 细菌 C 菌落 D 菌痕
3、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 )
A 面积比较大,呈绒毛 B 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C 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 D 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DCB检测4、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琼脂是为了 ( )
A 使培养基闻起来更香,容易吸引细菌
B 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
C 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过程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 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等
5、“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在盖上,封好”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那一个步骤 ( )
A 恒温培养 B 接种 C 消毒 D 制作培养基DB6、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有下面四个步骤,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配制培养基; ②、接种; ③、高温灭菌、冷却; ④、恒温培养
A、 ① ② ③ ④ B、① ③ ② ④
C、 ④ ① ② ③ D、② ① ③ ④
7、下列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上,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种类。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形成的。
BB
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材分析】从学生身边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对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它们是什么样?在哪儿?等问题却知之甚少。所以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生活常见事例,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培养袭击真菌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2、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分析----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镜,导入新课]
Ppt展示一些和生活相关的细菌和真菌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对细菌和真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新课讲授]
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展示重难点。
二、探究一:菌落
1.让学生阅读课本P66-67及图5-40,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观察细菌?
2).什么是菌落?
3).细菌真菌的菌落有什么区别?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1)学生回答问题问题一,由问题一引出问题二,ppt展示,总结。
2)ppt出示几种细菌真菌的菌落及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真菌图片,引出第三个问题。
3)学生通过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图片,从大小、形态、颜色三个方面来总结细菌真菌菌落的区别。
三、探究二: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
1.参考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学生阅读教材P68-69探究,总结检测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5步),小组讨论回答P69页讨论。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环节
2.小组回答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口腔中有细菌和真菌么?/手上有细菌或真菌么?
2)作出假设:口腔中有细菌和真菌。/手上有细菌或真菌。
3)制定计划:五步骤
3.教师总结,ppt出示
4.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四、探究三:根据实验并阅读P70,总结下列问题:
1.细菌和真菌分布范围?
2.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
[小结]
[作业检测]
1、细菌和真菌能在恒温箱中的培养基上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其原因是 ( )
A 培养基中含有水分 B 培养基中含有有机物
C 恒温箱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D 是A、B、C、三项
2、满足了细菌、真菌生存的需要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看见的集合体被成为 ( )
A 真菌 B 细菌 C 菌落 D 菌痕
3、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 )
A 面积比较大,呈绒毛 B 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C 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 D 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
4、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琼脂是为了 ( )
A 使培养基闻起来更香,容易吸引细菌
B 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
C 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过程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 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等
5、“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在盖上,封好”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那一个步骤 ( )
A 恒温培养 B 接种 C 消毒 D 制作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