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05 16: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审题人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
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热情接待
C.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3、孙中山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开始于(  )
A. 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 B.汉朝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时的科举制
4、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
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签订《尼布楚条约》
5、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6、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繁荣??②国家统一强大??③科技领先世界???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的是宋代( )
A. 春节的气氛 B.端午节的气氛 C.中秋节的气氛 D. 元宵节的气氛
9、它传入欧洲后,使依靠冷兵器的欧洲封建骑士阶层不堪一击,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是( )
A.指南针 B.印刷术 C.造纸术 D.火药
10、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文学家、书法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这道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柳永
11、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明清时期,全国的制瓷中心在( )
A.苏州 B.景德镇 C.松江 D.南京
12、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他们随船带去的货物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 )
①珠宝 ②丝绸 ③瓷器 ④药材
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③④
13、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4、“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一歌谣出现在(  )
A. 唐朝末年 B. 元朝末年 C. 明朝末年 D. 清朝前期
15、“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明朝长城起止点为(  )
A. 临洮--辽东 B. 嘉峪关--鸭绿江 C. 临洮--山海关 D. 山海关--嘉峪关
16、清朝时被封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的我国固有领土是
A. 库页岛 B. 南海诸岛 C. 海南岛 D. 台湾及附属岛屿
17、“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B. 是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 C. 是我国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典型代表 D. 堪称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18、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9、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
A.罗贯中——《三国演义》 B.徐渭——《牡丹亭》
C.曹雪芹——《红楼梦》 D.施耐庵——《水浒传》
3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是开国皇帝。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称帝,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隋唐时期与外域的贸易往来已有很大发展,隋朝时同十几个国家往来,到唐朝,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那时,唐朝在世界享有很高声望。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自立,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国家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大都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 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1)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朝代沿革等),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4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材料二:如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唐朝对外贸易路线海陆并举的特点相比,宋朝的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1分)
(3)材料二中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经济格局最终形成于哪一朝代?(2分)
40、判断分析题(3分)
序号
史实
结论
A
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
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全国的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C
郑和下西洋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D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为从思想领域加强专制,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强化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2)理由分析(只分析所选之项)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宋太祖)削夺地方权力,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为治理办法。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宋朝是怎样完善监察制度的?(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2分)
(4)下表是“对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表格,请补充表格中的部分论据.(2分)
论点(积极作用)
论据
第一,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及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隋朝开凿①____,明朝营造北京城、修筑明长城等
论点(消极作用)
论据
第一,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清朝推行②____政策,使中国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2、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是小明绘制的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知识结构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答题卡
1~19 选择题
39、(7分)
(1)(4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1分)
(3)(2分)

40、(3分)
(1)(1分)
(2)(2分)


41、(8分)
(1)(2分)

(2)(2分)

(3)(2分)

(4)(2分)① ②

42、(3分)
① ② ③

答案
七年级历史
1~19选择题:
1~5 BDDAB 6~10 CBADA 11~15 BCDCB 16~19 BDCB
39、(1)①唐 ②辽 ③南宋 ④明(4分)
(2)以海路贸易为主(1分)
(3)经济重心南移;南宋。(2分)
40、(1)D(1分)
(2)理由: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2分)
41、(1)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2分)
(2)藩镇割据;在州县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地方。(2分)
(3)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或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统治)。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乾隆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各举一例即可。(2分)
(4)①大运河 ②闭关锁国(2分)
42、①回族 ②驻藏大臣 ③土尔扈特(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