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关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关系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01 17:09:01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2017年4月26日上午,国产航母001下水,标志着中华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海洋,却让中国人又爱又恨—— 它曾在明朝给我们国家带来无尚的荣耀与自豪,也曾在近代给整个民族带来无法忘却的伤痛和回忆。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明朝时期海洋带给我们的那些过往。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明初,西洋的范围包括哪些地方?
2.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是怎样的?
(时间、 次数、出发点、到达地区、最远到达等)
3.先自读课本72-74页,完成“戚继光抗倭的思维导图”,小组进行讨论,选出一张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派一名代表进行解说。任务:
小组交流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选出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并选出代表进行解说。
时间:3——5分钟目 录 一海之荣:友好大使 郑 和 简 历原姓马,
小名三宝。中国云南郑和明朝回族伊斯兰教 12岁丧父,被送进皇宫当了太监;
跟随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朱棣称帝后,提拔为内宫太监,
赐郑姓;
先后七次出海,最后一次下西洋年已六旬,归国途中病逝于印度古里。文莱西 洋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Q1:明初,西洋的范围包括哪些地方?海之荣:友好大使1405~1433年七 次Q2: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是怎样的? 明成祖朱棣(政府组织的远洋航行)刘家港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猜 想: 郑和下西洋船上会装载什么物品呢?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等 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慷慨送礼、贸易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主要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往来,发展海外贸易。另一种说法: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材料一: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Q4:郑和下西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物质前提: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根本原因)技术条件: 造船水平的高超; 航海技术的掌握;
指南针的应用。个人因素:郑和具备地理和航海知识,
有坚强的毅力和组织能力。小组
讨论提示:从物质前提、技术条件、个人因素等方面考虑。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其甲板面积大约相当于4个篮球场的面积。特点1:时间早、时间长特点3:规模大特点2:次数多特点4:范围广比一比:当郑和遇上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通过对比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影响:1、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连一连:将邮票和所反映的主题连起来 B、郑和到了东南亚,他和国王乘坐大象接受当地居民载歌载舞的欢迎。A、郑和受到非洲黑人的热烈欢迎,当地居民并把长颈鹿赠送给了郑和。C、郑和到了阿拉伯,把我们国家的丝绸和瓷器送给了当地的人民,传达了我们的友谊。根据邮票内容说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影响: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榜葛剌进麒麟图 影响: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奉行“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效益,增加人民的负担。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积极影响:(1)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为人类航海事业并做出了伟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和平友好、彼此尊重”的和谐理念、“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合作理念、“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海洋理念,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提供了重要基础。 “一带一路”目 录 二海之危:倭寇来犯自主学习阅 小组进行讨论,选出一张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派一名代表进行解说。(时间:3分钟)倭 患倭 寇抗倭戚继光抗倭含义原因日本国内社会
动荡中国沿海一些海盗、
奸商和倭寇相互勾结背景1背景2教师梳理(4)戚继光指挥得当(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戚继光抗倭取得
胜利有哪些原因?“俞龙戚虎”—明朝抗倭将领俞大猷yóu(泉州人) 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评价戚继光? 戚继光淡薄名利,抵抗侵略,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明代郑和下西洋,其船队的规模、航程的遥远、历时之长久,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十九世纪欧洲人仗着坚船利炮纵横海上,不断东来入侵中国‥‥‥甲午之殇,马关之辱,更是在中国近代史记忆中重重写下了一个“败”字,愤愤烙下了一个“耻”字。 海防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事关国家主权,事关国家发展。目 录 三海之梦:捍卫海权中国的海洋权益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海洋必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扮演最核心的作用……—海之荣:友好大使—海之危:倭寇来犯
—海之梦:合作共赢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中期(国力衰落)步入新时代启示: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1.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2.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B B 3.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A   B    C    D 4.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美洲B D5.“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6.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主要包括(  )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  ②日本的武士 
③日本的奸商  ④日本的天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C C 结合明朝对外关系史,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如何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看法?15、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姓名
设计
符翠英
班级
初一(11)班
使用
时间
2018年5月22日
审核
陈华
课题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时
第一课时
课程
标准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学习
目标
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起止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
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难点: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生
疑问栏
【预习梳理】
(一)目录一 海之荣:友好大使
Q1:明初,西洋的范围包括哪些地方?
Q2: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是怎样的?(请完成下表)
时间
次数
在位皇帝
出发地点
到达国家或地区
最远到达
(二)目录二:海之危:倭寇来犯
1、先自读课本72-74页,完成“戚继光抗倭的思维导图”。小组进行交流,选出一张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派一名代表进行解说。
【史料分析】
史料分析二:
◆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明代郑和下西洋,其船队的规模、航程的遥远、历时之长久,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十九世纪欧洲人仗着坚船利炮纵横海上,不断东来入侵中国‥‥‥甲午之殇,马关之辱,更是在中国近代史记忆中重重写下了一个“败”字,愤愤烙下了一个“耻”字。
阅读以上史料,你有何感想?
【合作探究】
郑和下西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从物质前提、技术条件、个人因素等方面考虑。)
【课堂小结:知识建构】
【当堂演练】
1.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2.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3.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
4.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美洲
5.“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6.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主要包括(  )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  ②日本的武士
③日本的奸商  ④日本的天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课后探究】
结合明朝对外关系史,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如何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看法?
【布置作业】
廉江市实验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版式
课题名称:明朝的对外关系
初一级历史组 姓名:符翠英
教师
符翠英
科目
历史
上课时间
2018年 5月 22日
课题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起止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
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史料分析、表格归纳、思维导图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所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难点: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
教学
程序
导入新课
2017年4月26日上午,国产航母001下水,标志着中华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海洋,却让中国人又爱又恨——
它曾在明朝给我们国家带来无尚的荣耀与自豪,也曾在近代给整个民族带来无法忘却的伤痛和回忆。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明朝时期海洋带给我们的那些过往。
出示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过渡)明初,作为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是谁呢?
目录一 海之荣:友好大使
郑和简历
姓名
籍贯
曾用名
民族
生活时代
宗教信仰
个人
经历
2、预习梳理
Q1:明初,西洋的范围包括哪些地方?
Q2: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是怎样的?(请完成下表)
时间
次数
在位皇帝
出发地点
到达国家或地区
最远到达
猜想:郑和下西洋船上会装载什么物品呢?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
Q3: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主要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往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小组讨论:郑和下西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从物质前提、技术条件、个人因素等方面考虑。)
物质前提: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根本原因)
技术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
个人因素:郑和具备地理和航海知识,有坚强的毅力和组织能力。
5、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比一比:当郑和遇上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谁更胜一筹?
通过对比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
影响1、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连一连: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中人物的衣着、建筑物等将邮票和所反映的主题连起来;根据邮票内容说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影响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根据海上交通网,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影响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那郑和下西洋有没有消极影响呢?
奉行“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效益,增加人民的负担。
古道新途:郑和下西洋体现的和谐理念、合作理念、海洋理念,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提供了重要基础。
(过渡)明朝中期,国力衰弱,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从此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政策能够禁止中国人民出海却阻止不了来自于海上的威胁——
(二)目录二:海之危:倭寇来犯
1、先自读课本72-74页,完成“戚继光抗倭的思维导图”,小组进行讨论,选出一张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派一名代表进行解说。(时间:3分钟)
2、思考:(1)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有哪些原因?
(2)我们该如何评价戚继光?结合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来分析。
(过渡)来自海上的威胁除了倭寇,还有葡萄牙强行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海之危:强行攫取)
(过渡)阅读以上史料,你有何感想?
史料分析二:
◆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明代郑和下西洋,其船队的规模、航程的遥远、历时之长久,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十九世纪欧洲人仗着坚船利炮纵横海上,不断东来入侵中国‥‥‥甲午之殇,马关之辱,更是在中国近代史记忆中重重写下了一个“败”字,愤愤烙下了一个“耻”字。
海防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事关国家主权,事关国家发展。
(三)目录三:海之梦:捍卫海权
当今中国的海洋权益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比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习近平说:“海洋必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扮演最核心的作用……捍卫海权刻不容缓。
四、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五、板书设计
六、当堂演练
1.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2.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3.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
4.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美洲
5.“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6.在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主要包括(  )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  ②日本的武士
③日本的奸商  ④日本的天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布置作业
1、探究题:结合明朝对外关系史,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如何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看法?
2、完成学导练第15课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