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轶事状》知识点
学习目标:
1、复习掌握已学文言知识。
2、积累巩固并能拓展运用。
预习题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 不嗛,辄奋击。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3.?????? 乃我困汝。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5.?????? 裂裳衣疮。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且”
1、作为连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2、作为副词
且为之奈何?
罪且及副元帅
年且九十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3、固定用法
且夫: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二)实词“诚”
1、用作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用作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用作连词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
(三)实词“固”
1、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4、蔺相如固止之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四)实词“适”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上面看恰好与地面相平)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欲谁归罪:
2、汝将何以视天地
(二)请写出省略的内容。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 )不许。
2、(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前太守臣逵察臣( )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 )秀才。拜臣( )郎中/除臣( )洗马。?
4、具以表闻( )? / 拜表以闻( )
5、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
6、农以( )告谌
7、以( )如司农治事堂
8、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五、请提出一两个你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课外拓展:
翻译下面画线的句子。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大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节选自《礼记·檀弓下第四》)
(1)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2)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课外拓展答案:
(1)他老人家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希望能用活人为他殉葬。
(2)尽管如此,但他患病应当去伺候的人,哪一个比得上他的妻子和家宰呢?
参考翻译:
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家宰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决定之后,陈子亢来了。两人告诉陈子亢说:“他老人家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希望能用活人为他殉葬。”陈子亢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尽管如此,但他患病应当去伺候的人,哪一个比得上他的妻子和家宰呢?如果不这样做,那正合我想法;如果要这样做,那我就想用你们两个人来殉葬。”于是,陈子车的妻子和家宰便没有用活人殉葬。
《段太尉轶事状》课堂检测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基础训练
1、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为:担任 B.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逊
C.贱卖市谷入汝 市:集市 D.旦夕自哺农者 哺:喂
2、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泾州野如赭 B、太尉判状辞甚巽
C、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D、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3、下面的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 )
①农以告谌。 ③人且饥死
②以大杖击二十 ④且熟,归我半
A.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相同
B.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不相同
C.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
D.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不相同
4、下面选项中的加点字用法与所给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裂裳衣疮
A.市谷代偿 B.太尉判状辞甚巽 C.乃我困汝 D.汝又取不耻
5、下面选项的句子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是( )
例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A.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B.段公,仁信大人也,
C.汝诚人耶 D.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
B因谕曰 因宾客至凛相如门谢罪
C孝德使数十人从太 愿奉军以从
D尚书固负若属耶 余固笑而不信也
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 把
B.以乱天子边事 用
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因为
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而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 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5.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写郭唏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唏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唏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唏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唏军队横暴的段大尉写得栩栩如生。
预习题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 不嗛,辄奋击。 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且”
1、作为连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还,表让步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并且,表并列关系
2、作为副词
且为之奈何? 将,
罪且及副元帅 将要
年且九十 将近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暂且,姑且
3、固定用法
且夫: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况且,再说
(二)实词“诚”
1、用作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诚:名词,真心真意
2、用作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副词,肯定、确实、确然
3、用作连词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 诚:连词,表假设,果真
(三)实词“固”
1、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固:形容词,城墙坚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动词,巩固,安定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形容词,固执,顽固
4、蔺相如固止之 固:形容词,坚决,坚持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副词,本来,原来,固然
(四)实词“适”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适:动词,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动词,女子出嫁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动词,适合,适应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上面看恰好与地面相平) 适:副词,恰好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适:副词,刚刚,刚才
四、重点句式
(一)宾语前置
1、欲谁归罪: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为动词“归罪”的宾语,故前置
2、汝将何以视天地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为介词“以”的宾语,故前置
(二)省略句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省略“告诉“的宾语、“不许”的主语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公”
3、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臣”的谓语
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 省略“臣”的谓语
4、具以表闻(之)? / 拜表以闻(之) 省略动词“闻“的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5、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省略动词“告”的宾语
6、农以(之)告谌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7、以(之)如司农治事堂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8、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 省略分句“而未至”
《段太尉轶事状》课堂检测答案:
1、C(市,动词,卖)
2、B(巽,通“逊”,谦逊)
3、D(①把②用③几乎④将来)
4、A(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衣,即用衣裳包缠裹;市,卖)
5、A(A为宾语前置,欲归罪谁。其他和例句一样是判断句)
当堂训练答案:
1.D (“几何”是“多久”的意思)
2、A(两个“白”都是“告诉、禀告”之意。B、前一个“因”是“于是”的意思,后一个“因”是“通过,由”的意思;C、前一个“从”是“跟随”的意思,后一个是“听从”之意;D、前一个“固”是“难道”之意,后一个“固”是“本来”之意。)
3、C(A凭借;B而;D用)
4、D(①是说明自己的理由;②是段太尉对犯纪军士的处置;⑥是太尉对甲者的要求,这些都不属于“超人胆识”
5、C(军营没有“叛乱”,“噪”是“大肆喧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