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被刺》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
2、了解甘地的事迹和品格。
二、课文助读:
(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
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给哥哥钱)他始终不敢向父亲承认他所犯下的过错,甘地打算把他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纸上,愿意接受父亲的惩罚,当时甘地的爸爸刚好也在生病当中,看过之后,很难过,就病重去世了。甘地非常伤心,发誓绝对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甘地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念书,但是念得并不顺利,所以决定到英国留学,攻读法律,后来考上了律师资格。回故乡后,甘地的母亲已去世很久,大儿子也长大了。之后,朋友邀他一起去南非。后来,甘地回到印度,预备将家人接往南非,他也写成了一本「绿册子」,在一八九三年的五月,甘地领导南非印侨反抗白人压迫,也有在印度各地演说过、建造了一个修道院-真理修道院,在一九四四年,甘地的妻子卡丝蒂白因气管炎而去世。
后来尼赫鲁成立临时政府。回教联盟却坚持自组巴基斯坦国,国内暴乱四起。甘地四处抚慰难民受创的心。一九四八年的一月三十日,印度副总理又带来了政府的难题来请教甘地,黄昏五点多中,甘地结束了与副总理的谈话,赶着去主持他最后一场祈祷会,但是因迟到的关系,而被枪杀,当场死亡。
甘地本性节俭,关怀千千万万受苦的众生,想到连换洗衣物都没有的农民在他的面前,一丝一缕、一口粮、一枝笔,都成了奢侈的珍宝,谨慎的节用着。甘地抨击把知识与劳力分为两极的观念。他鼓励劳动,不管在南非的农场、印度的修道院、英皇的监狱中,他并未减免自己清洁环境的工作。
他为修道院的孩子订制桌椅、编织草鞋、纺纱织布,同时也带领印度三亿人民争取民族自由。劳心者不该因治理而不服务,劳动也不是专属劳工的天职。甘地对生命充满无私的爱,他爱受苦的贱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挑战种族制度,唤起印度人公平的对待自己的同胞。他爱敌人误入歧途的灵魂,深信人人具有善性,他要引出人心中的善性,使双方互信互爱。他也爱纯洁的孩子,总是挪出时间和修道院里的儿童玩。
最后,甘地虽然无法拯救他的人民,他心爱的国家分裂了,他关爱的农民依旧贫穷,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甘地小时候虽然曾犯许多错误,但他勇于认错、改过自新的意志力,令人敬佩,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
(二)、背景材料
1893年4月,甘地为处理一起债务纠纷来到南非,在那里参加了当地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在南非的21年中,他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并受梭伦、托尔斯泰、鲁斯金著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主义的理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领导在南非的印度侨民展开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黑色法案”和《亚洲人登记条例》的斗争,其间,他曾三次被捕入狱,但最终迫使官方作出了让步,非暴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当时他已是一位很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1919年,面对殖民当局否决印度自治要求、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和工农群众不断掀起的反英浪潮,甘地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为这一运动的开创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用和平的合法手段取得自治。1922年2月,乔里乔拉发生农民暴力反抗事件,甘地认为这越出了他所规定的范围,因而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但英国殖民政府还是逮捕了他,并判了6年徒刑。他在狱中写了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两年后因病提前获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取得印度更多的支持,于1942年3月派使节同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甘地明确要求英国退出印度,并于8月8日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第二天,他与国大党执委会全体成员一起被逮捕,由此触发了全国性大骚动。活动遭到当局的暴力镇压。为抗议政府暴行,1943年2月10日起,甘地绝食三周,终于使被捕者获释。
1947年8月15日,在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特意向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甘地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是此刻,这位伟人却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自己未能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当时他已78岁。距此5个多月之后,这位老人遇刺身亡,他的尸体按印度传统方式进行了火化。终年78岁。
三、预习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噩(è)耗 厮(sī )打 悲恸(dòng)欲绝 忧心忡(chōng)忡
B 刹(chà)那 笼(l?ng)络 否(f?u)极泰来 顶礼膜(mó)拜
C 拯(zhěng)救 泫(xu?n)然 心广体胖(pàng) 摩肩接踵(zh?ng)
D 号(háo)啕 骚(sāo)乱 血迹(jì)斑斑 引吭(háng)高歌
2、为什么甘地被刺死后,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3、甘地被刺杀的原因是什么?
4、请提出一两个你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课外拓展:
1.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
英迪拉——波因特岛是印度东南部印度洋里印属尼科巴尔群岛中最南部的一个小岛。这个岛的名称是由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为纪念他的母亲——大名鼎鼎的英迪拉?甘地夫人而命名的。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这个岛已经完全被海水淹没。
2.下面是一篇新闻稿,但缺少导语部分。请根据内容补上导语。
新华社莫斯科4月6日电(记者周良) 在莫斯科短池游泳锦标赛第四天比赛上,瑞典选手埃?伊格尔斯特罗姆在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以1分5秒38的成绩获得冠军,并刷新了由南非运动员海因斯于1999年创造的1分5秒40的该项目原世界纪录。这已经是埃?伊格尔斯特罗姆在本次世锦赛上创造的第三项世界纪录,此前她已打破了女子50米蛙泳和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世界纪录。中国选手罗雪娟以1分6秒36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蛙泳铜牌。
继昨天获得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后,瑞典选手再接再厉,今天又摘取了4×100米自由泳接力桂冠,成绩为3分35秒09。由扬雨、徐妍玮、朱颖文、汤景之组成的中国队实力不敌瑞典队和澳大利亚队,以3分36秒18获得该项目铜牌。
昨天获得两枚金牌的澳大利亚队今天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马?威尔士以23秒66夺得男子50米仰泳冠军,其队友杰?丘吉尔在男子50米蝶泳比赛中以22秒89名列第一。
导语: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消息。(不超过15个字)
武汉15日电 记者今天从华中科技大学药物研究所获悉,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用通过注射器注射的胰岛素口腔喷剂日前完成临床试验。有关专家称,这是世界上首例胰岛素口腔喷剂,这一成果预示着我国3000万糖尿病患者将结束靠针头注射胰岛素的历史,用上方便、安全、高效的药。
8、《甘地被刺》课堂检测
班级 学号 姓名
[合众社新得里1948年1月30日电]①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甘地刚被刺,孟买就爆发了骚乱。
②这位被人民尊奉为“印度的伟大灵魂”的领袖,与当日下午5时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时15分),在他16岁孙女玛妮怀中死去,享年78岁。
③就在半小时以前,一个名叫拉姆?纳脱拉姆的狂热的印度教徒用左轮手枪向甘地连开三枪,子弹射进了他那由于多年苦行和经常绝食而边的衰弱不堪的身躯。
④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他正带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塔前,这里是他经常做晚祷的地方。
⑤甘地穿着平日爱穿的口袋一般肥大的土布印度袍。他在离那座小塔几步远的地方遭到枪击。
⑥甘地当即摔倒在地。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
1.把上面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本文是人物通讯,开头有何特色,试分析。
3. 分析第⑥段这样细致的记叙的含义。
当堂训练
课内阅读
①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他正带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塔前,这里是他经常做晚祷的地方。
②甘地穿着平日爱穿的口袋一般肥大的土布印度袍。他在离那座小塔几步远的地方遭到枪击。
③甘地当即摔倒在地。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
④死前,他没有说一句话。然而,就在他遭到枪击前的一刹那间,他说:“你来晚了。”有的目击者认为,这句话是他说给凶手听的。
⑤这名凶手一直站在花园小径旁,双手合十,做出印度教徒顶礼的样子。然而,他的手心中却藏着一支小口径左轮手枪。他向甘地连开三枪后,又开第四枪企图自杀。然而,这颗子弹只不过擦破了他的头皮。
⑥枪声很像爆竹声响,片刻后,甘地的追随者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立即像发了疯似的扑向凶手。如果不是警卫人员及时用步枪和刺刀把他们隔开,凶手早就被撕成碎片了。随后,警方把凶手带到了保护性拘留所。
⑦甘地迅即被运回波拉宫,放在一张床上。他的头枕在孙女的双膝上。过了一会儿,她对悲痛的人群——其中有印度总理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说:“巴普(父亲)死了!”
⑧这时,玛妮站立起来,又盘膝坐下去,坐在这位伟人的遗体旁——这位伟人为和平与人道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生命。玛妮念诵起流传千年之久的印度教经文。
1.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你来晚了: 。
2.为什么甘地的孙女称他“巴普(父亲)”?
3.简评一下“甘地”的形象。
8、《甘地被刺》预习题答案:
1.D(A中“恸”读tòng B中“否”读p? C中“泫”读xuàn“胖”读pán )
2、莫罕达斯?卡拉姆吕德?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人们尊称他为“圣雄”。甘地被刺后,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大街,悼念他们的领袖。消息传到孟买,立即爆发了骚乱,印度教徒向穆斯林发动攻击。人们担心失去了圣雄,无人能控制民众的狂热,整个印度将会陷入混乱。
3、他主张印度教和穆斯林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到1942年,他相信独立是印度唯一的可能的出路。他与英国驻印度最后总督(韦维尔和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于1947年8月15日公布。但一些人不满他接受分治法案,拒绝他的非暴力哲学。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被一年轻印度教徒枪杀。
课外拓展:
答案
1.位于印度东南部印度洋里印属尼科巴尔群岛中最南部的、由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为纪念他的母亲——大名鼎鼎的英迪拉?甘地夫人而命名的小岛英迪拉―波因特岛在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已经完全被海水淹没。
2.在莫斯科短池游泳锦标赛第四天比赛中,瑞典选手再创佳绩,夺得两枚金牌并刷新女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澳大利亚队也表现出色,共获两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两枚铜牌。
3.世界首例胰岛素喷剂问世。
8、《甘地被刺》课堂检测
答案:
1.圣雄甘地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残忍行刺身亡,国内不安。
2.开头用倒叙手法,开门见山写出甘地被刺,国内恐慌,扣人心弦。
3.细致描写三颗子弹射中的位置,充分显示了刺客的残忍和将甘地置之于死地的险恶用心。
当堂训练
1.这是甘地对凶手拉姆?纳拉姆说的一句话,它表明圣雄甘地为印度人们的独立事业,已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对自己来说已无怨无悔;也体现了他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2.从血缘关系上看,甘地确实是玛妮的祖父,但从印度民族独立的事业看,他却是民族运动的领导者,是先驱,被称为国父,因此,甘地的死去也是国父的逝世。玛妮说这话时,不仅是一个孙女的身份,更是以一个印度国民的身份。这句话体现了她的悲痛心情,又体现了祖父被尊为国父的自豪感。
3.参考要点:甘地,是印度民族运动领袖,被尊为“圣雄”,是印度民族运动的先驱。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为民族独立事业而进行的一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