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导学案粤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钱》导学案粤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06 07:2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钱》
教学目标:
(1)从“钱”的角度,梳理本文的“经济学脉络”
(2)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一、课文助读:
1.走近作者
王则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期致力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并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意见,是我国最早研究介绍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经济学家,而且在我国经济学界中,王则柯教授是少数能用流畅的语言,将经济学的高深和精妙通俗化,并传达给大众的经济学家之一,几十年来为读者奉献了众多畅销作品。曾发表《“西方经济学”不是一个科学的学科概念》、《下决心重写政治经济学》等论文数十篇,共出版著作《经济学直面现实》、《游学北美》、《博弈论平话》、《拓扑学方法和经济学应用》、《童心与发现》、《我们都是纳税人》、《爱心护天才》、《岭南笔记》和《经济学家成长的故事》等20多种。
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随笔,历来文字平易晓畅,质朴中流露出他的智慧和人文关怀。以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济学功底为底色,小事随手写来,总别有一番意味。
2.背景资料
20世纪末,中国经过近水楼台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语,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作者在中华民族励精图治以昂扬的姿态即将跨入场21世纪之际写作本文,从“钱”的角度探讨中国和世界经济学脉络,提醒我们在各种说法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各种“钱灾”,以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预习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写出加点字的字音。
耶酥( )( ) 商贾( ) 励( )精图治  纸钞( ) 脉( )络 兑( )付
毋( )庸置疑 迄( )今
2、解释词义
商贾云集:
积弱:
励精图治:
兑付:
贬值:
本位:
应运而生:
双赢:
毋庸置疑:
谈虎色变:
独领风骚:
豆腐渣工程:
二、梳理文章脉络。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第四部分(第 段):
第五部分(第 段):
三、在阅读本文时,你所遇到的问题。


课外拓展:
1、《钱》课堂检测
一、贸易的变化是怎样使“钱”的外在形态发生变化的?


二、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轻了,实际上重了?



1、《钱》当堂训练
一、请概述“钱”的负面作用。



二、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



1、《钱》
预习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写出加点字的字音。
耶酥(yē sū) 商贾(gǔ) 励(lì)精图治  纸钞(chāo) 脉(mài)络 兑(duì)付
毋(wú)庸置疑 迄(qì)今
2、解释词义
商贾云集:像云一样聚集了许多商人
积弱:长期衰弱
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兑付:兑现、兑换
贬值:这里指单位货币中的含金量降低
本位:这里指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
应运而生:顺应时机而产生
双赢:双方都得到利益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脸色就变了
独领风骚:独自领先
豆腐渣工程:因腐败而造成质量低劣的工程
二、梳理文章脉络。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提出议论的中心——探讨钱的“经济学脉络”,使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引出话题。
第二部分(第3-5段):从上一个千年之交展开,说明纸币的功能,并指出纸币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第三部分(第6-10段),世界最近一千年来人们对钱的追求及其结果。
第四部分(第11-16段),介绍当今的诸如货币符号电子化、经济“泡沫”等经济现象
第五部分(第17-18段),总结全文,提出要用必要的制度来规范对钱和财富的追求。
1、《钱》课堂检测
答案:
一、以物易物——以特殊符号易物——以纸币易物——以金银易物——以电子货币以物
自给自足——小范围的交换——地区贸易——全国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世界贸易(地球村)。这就是经济学家要向我们展示的“经济学脉络”了。
二、思路点拨:
重点理解:“轻”和“重”的内在含义。
轻:是钱变成纸币后,实际重量轻了。
重:是钱变成纸币后,它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了,承载的内容多了,重了
1、《钱》当堂训练
一、自然段14:人们以“钱”炒“钱”,……终于升腾为 “泡沫”。
自然段15: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自然段15: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概括归纳:负面作用:制造泡沫经济,严重打击经济,使社会倒退。
二、作诠释——说明“交子”为什么迅速得到社会的承认时。
举例子——以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为例,说明人们对钱的追求。
打比方——把以“钱”炒“钱”,越炒越热,终于导致“钱”灾的现象比作泡沫。
作比较——拿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作比较,说明经济发展要有后劲,就不能忽略国内市场容量。
列数据——在举论泡沫经济时用了列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