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英雄雨来》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A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07 14: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小英雄雨来回顾复习: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回忆课文的六个小标题各是什么?哪件事是课文的高潮部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1、游泳技高2、上学明理3、夜归见闻4、掩护大叔5、勇斗日寇6、跳河脱险1、游泳技高2、上学明理3、夜归见闻4、掩护大叔5、勇斗日寇6、跳河脱险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认识雨来的英雄形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体会课文第一、二部分的作用,初步领悟铺垫的表达方法。   自主读识,合作交流
快速浏览课文,检索你认为最有用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自主读识:1、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说出评价依据。
合作交流:2、课文前两部分与整个事件有什么关系?(尽量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自主读识,合作交流
自主读识:1、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说出评价依据。
提示:(1)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提示:注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2)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3)全班汇报。
合作交流:2、课文前两部分与整个事件有什么关系?(尽量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提示:(1)回忆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前两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2)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
可以把你们的理解用笔写出来,做好发言准备!
班级展示,深化理解
1、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说出评价依据。

(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到位,最全面,依据最充分。)
重点品读“勇斗日寇”部分 思考: 1、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2、面对敌人,雨来是怎么做的? 3、雨来为什么能够这样做?重点品读“勇斗日寇”部分 面对敌人的各种卑劣手段,雨来是怎么做的?
雨来为什么能在鬼子面前表现得这样勇敢坚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在全文中起贯穿全文,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我当小演员
抽几名学生伴演雨来与鬼子作斗争情景剧。我当小演员重点品读“勇斗日寇”部分
精彩片段赏读: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弯着身子,突然伸出两手。啊!这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咧着嘴叫。随后,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打了一拳。雨来站立不稳,打个趔趄(liè qie),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身子一歪要倒下去,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这口气,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仍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抗日小英雄合作交流
2、课文前两部分与整个事件有什么关系?(尽量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提示:(1)回忆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前两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2)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
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伏笔。“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
读书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一定会从大量的阅读中吸取更多、更好的营养,获得最大的收获!
用心读书吧,孩子们!
泥鳅(qiū) ——(泥鳅是一种身上很光滑的鱼,灰黑色的。)
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晌(shǎnɡ)午——(晌午就是中午。)
枪栓(shuān)——(枪栓就是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劫难——(“劫”是抢劫,抢夺。劫难是遭受灾难的意思。)
趔趄(liè qiè)——(“趔趄”就是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
漩涡(xuánwō)——(“漩涡”就是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涡。)
嘟(dū)嘟囔(nānɡ)囔——(“嘟嘟囔囔”就是心里不高兴,有气,嘟起嘴,叽叽咕咕自言自语地说。)
(“唔里哇啦”。)(“吧嗒吧嗒”。)(“哐啷”。)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 哪几件事?
2 在文章中有感受的地方作批注。
1、游泳本领高2、上夜校念书3、掩护李大叔4、与鬼子斗争 5、河沿的枪声6、雨来没有死小标题:自读课文,小组同学合作交流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了解雨来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2、为什么称他是小英雄?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思考,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1、雨来是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还乡河边芦花村的人,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2、因为他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少年,他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而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做斗争,他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所以称他是小英雄。)(3、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问题展示芦苇 狗刨 黝黑 扭身 糟了 泥鳅 一趟
舅舅 吧嗒 哐啷 咕咚 骨碌 门槛 推搡
枕头 撒谎 嘟囔 瞪眼 刀鞘 咧嘴 揪起
趔趄 脑勺 柜板 嗷嗷 旋涡 嗡嗡 哗啦
软鼓囊囊 呜里哇啦 唧唧咕咕 睁眼瞎
嗖嗖 拧 溅 抹一下 胖笤帚 姥姥
糠皮 枪栓
枪毙 吆喝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词:作者简介管桦: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河北省丰 润县人。早年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曾任报社记者,在军区政治部剧社工作,在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研究室任研究员。在冀东农村落户期间,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现为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及《管桦中短篇小说》。
我当小演员
抽几名学生伴演雨来与鬼子作斗争情景剧。我当小演员重点品读“勇斗日寇”部分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根据地的人民配合八路军对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其间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课文记叙了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灵活,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作者:管桦16*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芦苇上盖了白雪。风一吹苇絮飞,小房屋都罩在芦花里。课文是怎样来写人们对雨来死的惋惜和悲痛的?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