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皇帝的新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 皇帝的新装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06 18: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品评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3、体会人性中“虚伪”的弱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情节,品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是学生认识虚伪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巧妙导入法、诵读教学法、讲故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分钟) 我们在看电视、电影时,所看到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但大家顶说过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招摇过市的事吗?但是,就有这样的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二、检查预习(3分钟) ????炫(xuan)耀 陛(bi)下 御(yu)聘(pin) 骇(hai)人听闻 滑稽(ji) 钦(qin)差大臣 头衔(xian)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三、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品评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3、体会人性中“虚伪”的弱点,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四、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15分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
2、请你讲故事:
(1)根据课文内容和出示的图片,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讲述,并模仿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要有感情并且配合一定的动作。
(3)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树上标出故事大致情节。
3、理清故事情节:在听、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划分故事情节、层次。
皇帝爱新装成癖 (引子)
骗子投诱饵让皇帝上钩 (开端)
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 (发展)
皇帝穿新装游行 (高潮)
真相被揭穿皇帝及官员丑态百露(结局)
五、自学指导二:品味朗读,感悟形象(20分钟)
在这群被骗的人中,你对谁最感兴趣?找出你认为最能吸引你的人物,读一读,想一想,说说你对他的评价。
提示:结合文中描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分析人物。
学生的分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皇帝。从他的爱好、心理活动、典型动作来找,多媒体展示文章的重点段落。
板书:昏庸、愚蠢、爱慕虚荣、自欺欺人。
大臣、官员、骗子、老百姓等人的形象。
过渡句:一出丑戏的上演,总少不了导演、配角、群众演员的“功劳”,他们又是如何表演的呢?
大臣、官员:虚伪、自私
随从大臣们: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漫画,你瞧,他们将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在拾衣裙,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这些内臣们小心谨慎、认真地作假,他们矫饰的动作让我们看到的是愚蠢的一面,他们是长年生活在皇上身边惺惺作态的人群,是阿谀奉承的虚伪人。
老百姓:老百姓既不像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像大臣般讨好皇帝,但是他们也不敢说真话,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怕被嘲笑,他们胆小怯懦、虚伪。
小孩:天真浪漫、无私无畏。
六、当堂训练(5分钟)
1、滑稽(jī) 陛(bì)下 骇(hài)人听闻
炫(xuàn)耀 随声附和(hè)
2、更(gèng)更加 称(chèn )称职 圈(quān)圈定
(gēng)更衣 (chēng)称呼 (juàn)猪圈
3、《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丹麦(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七、作业:《动态》课内阅读
第二课时?
自学指导一:畅所欲言,领悟作品内涵(10分钟)
1、骗子行骗,皇帝、大臣、官员、百姓受骗,孩子勇敢地揭骗,在这篇童话中,你觉得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童话中并不存在的这一件新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内心,这篇童话中,皇帝的新装并不存在,那么,你认为这件新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若存在,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穿过?
明确:(2分钟)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安徒生说过:“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是给小朋友看的,更是写给我们大家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二、自学指导二:文章的写作手法(18分钟)
提示: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计来思考。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语言、心理、动作、神态。ppt展示
想象合理,情节夸张。
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食物加以夸大的修辞手法。
想象是利用脑海中已知素材创造未知的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与夸张的作用: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放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四、教师小结:(5分钟)
童话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反映生活。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两个骗子在织布机上空忙,描述并不存在的不得美丽花纹,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大臣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猴群,这些情节当然是夸张的,但又是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据安徒生自己说,这个童话的题材来自西班牙作家所提供的民间故事,经改写后,更符合丹麦的生活实际。中世纪的丹麦是皇权至上的封建帝国,谁要是冒犯他们权威,就有可能招来杀生之祸,因此,大臣们总是溜须拍马、明哲保身;被压迫的老百姓则胆小怕事,人云亦云,一旦说真话,那就倒霉,因此说假话就有可能成风,这个“客观事实”作依托,《皇帝的新装》夸张的作用也就有了让人信服的效果。
“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想象、夸张、诙谐的故事里,曲折地放映了现实生活,引起读者深思。夸张中包涵着合理性,是对生活的加工和改造。
五、当堂训练:(10分钟)展开想象,大胆夸张,续说皇帝回到宫中会怎么做?
六、作业:《动态》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缘由) (发生) (发展)  (高潮、结局) (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虚伪自私,阿谀逢迎) 骗子行骗 大臣 (阴险狡猾投其所好击中要害)  ↓↓助骗
↓↓         皇帝受骗→→→→骗←←←←百姓传骗(胆小怕事)     (虚荣昏庸愚蠢)   ↑↑                 ↑↑揭骗                 小孩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主题: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愚蠢、虚伪自私的本质。,
写作特点:想象丰富大胆夸张 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1. 他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为了去xuàn yào( )一下他的新衣服。
2. 任何不chèn zhí( )的或者yú chǔn( )得bù kě jiù yào( )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 他付了许多xiàn kuǎn( )给这两个骗子,好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4. 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tuǒ dang( )。
5. 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lǐ zhì( ),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6. 我将要chéng bào( )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7. 这位qīn chāi( )大臣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大臣好: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8. 这也真够huá jī(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9. 他选了一群特别quān dìng( )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10. 他就到那两个jiǎo huá( )的骗子那里。
11. bì xià( )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12.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tóu xián( ),封他们为jué shì(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xūn zhāng( )。
13. 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páo zi( ),这是外衣。
14.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了。
15.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suí shēng fù hè( )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