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部编教案:11 醉翁亭记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部编教案:11 醉翁亭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07 09: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醉翁亭记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秋高气爽的季节,正是外出旅游赏景的好时机。在前面我们游赏了清幽寂静的小石潭,观赏了雄伟壮丽的岳阳楼,今天老师再带大家去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去游览一番。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2.生难字词
(1)字音
滁(chú)  壑(hè) 琅(láng)  琊(yá)  潺(chán)
酿(niàng) 辄(zhé) 蔌(sù) 酣(hān) 弈(yì)
霏(fēi) 暝(míng) 晦(huì) 伛(yǔ) 偻(lǚ)
洌(liè) 肴(yáo) 觥(gōng) 筹(chóu) 翳(yì)
(2)词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又深幽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
【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觥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学生听懂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
(2)教师为生字标注读音,并要求学生齐读三次。
(3)学生放声自读课文,读三到四次。 学生轮读一次,齐读两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共四段。
第1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2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3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第4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第2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明确: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请写出描写傍晚山林全景的句子。
明确: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本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明确:(1)写醉翁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7.“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8.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明确: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9.第3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明确: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10.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明确: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文中哪个字贯穿全文?
明确:“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主旨
1.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写出《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峰回路转;觥筹交错;山肴野蔌;与民同乐。
3.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什么?
明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6.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以此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例如:(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醉翁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醉翁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8.再读课文,尝试着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师生评,初步感受作者的“山水之乐”的情感及贯穿全文的“乐”的主线。
9.自由朗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10.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携全篇,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此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像作者一样具有旷达的情怀。
2.拓展延伸
(1)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该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
明确:①诵读感悟内容;②探究思想背景;③赏析行文特色。
(2)欧阳修被贬,尚能与民同乐,这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
明确:无论处在何种人生境地,都不应该沉溺于个人得失,应采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尤其是当代青年,在竞争的大潮中更易受到挫折,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与气度。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请举出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
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应该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教授本节课的主导思想。《醉翁亭记》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从内容到思想都与学生的理解存有差距,但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课堂效果较好。从此案例中,我得到启示,在平常的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辨析、评析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之能更敏锐、更全面地感知文章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