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教学设计
根据对《日本(第一课时)》课标的分解,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设计主线,打破传统教学顺序完成学习任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中找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以及首都。
2、能够根据气候类型图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重点了解日本气候的海洋性;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势特点、河流特点
3、能够将日本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结合,加深个自然环境之间的连续。
4、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并能够分析其原因,了解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的有效措施。
5、培养学生对日本国家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重点在于结合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本节难点初步掌握初步掌握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堂课设计了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一条是以日本为例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另一条是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操作流程看,大致可分为导预疑学、导问研学、导法慧学和导评促学等四个环节。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搜集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日本旅游视频,提问学生对日本都有那些了解,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入,学生更加易于接受。
(师过渡:)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与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今天我们学习日本,提问学生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应从那些方面开始研究。
(二)新课探究:
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火山地震:
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交流: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完成学案内容---小组交流----代表展示。
结合地理位置南北跨纬度较大,展示樱花开放的时间由南向北推迟的原因,让学生参与课堂,了解此现象与位置之间的联系。
兴趣链接:每年樱花开放的时候,游客追逐樱前线。展示我国热门旅游线路,让学生感知美景近在咫尺。而没有时间去成了学生心中的遗憾,这时候导入教师与朋友的对话,调动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想要更多了解日本的心理,展开下一步学习。
(2)火山地震的特征及原因:
①出示日本的富士山,通过它的山顶与普通山顶的不同(一个较平,一个较尖)推测是一座火山,引出日本火山较多。
②出示日本地震引起海啸,冲毁房屋图片,日本火车地震极俱灾难性,分析原因:学生根据“火山地震带图”和“板块构造图”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③采取的措施:出示图片学生分析,日本采取了哪些防震措施。并结合生活交流假如在生活中遇到了地震,你会怎么做?--“防震救灾知识知多少”交流会。
兴趣链接:我国大文豪鲁迅曾经日本留学,他记忆里的东京,是夏夜透过宿舍窗户,瞧见江户川水面上,优雅飞舞的萤火虫,引发学生的好奇,用朋友发送图片的方式,展开下一步教学。
2、日本的组成:
(1)认识岛国:出示“日本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发现日本是一个由岛屿组成的国家。
(2)日本的组成:学生根据课本“日本地形图“在学案的日本空白图上填写四大岛屿,四位学生上黑板书写。
(教师过渡):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具有一定的海岸线,现在咱们做个小游戏。
(3)海岸线漫长曲折:
①小游戏:由两位学生在多媒体图上展示的日本和英国的图上描画海岸线,看谁先画完。并采访后画完的学生为什么画的比较慢?从而引出日本的海岸线比较漫长曲折的特点。
②海岸线漫长曲折对日本经济的意义: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过渡):了解了日本海洋的知识,现在咱们到陆地上去看一看---引出日本农业的图片
3、日本的农业:学生观察两幅图片,分析日本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济宁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容易发现日本的农业特征:小型机械化、精耕细作、单产高。
教师启发询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很容易得出:国土面积小,人口多等。教师问:还有什么原因吗?---引出日本地形图
4、日本的地形:
(1)学生活动:请用铅笔在课本的8-1-2图上用不同的图例划出(1)200米以下的平原区;(2)200-500米之间的丘陵区;(3)500米以上的山地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2)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容易发现日本的地形特征:多山地丘陵,少平原。并认识日本的最高山峰富士山的位置、关东平原的位置、首都东京的位置。
(3)回归问题:分析日本农业精耕细作的原因之一还有地形多山地丘陵。
(教师小结过渡):由以上分析可见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利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现在咱们就来实践一下---引出资源内容的分析。
5、日本的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1)河流的特征:由地形图分析河流在长短和流速上有什么特征?(短小湍急)从而得出水能资源丰富。
(2)森林资源:由地形分析日本的森林资源状况(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日本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我们该如何做。
(3)渔业资源:学生直接分析日本渔业资源是否丰富?原因是什么?(丰富,是个岛国)
(4)矿产资源:和中国的“地大物博”相比较,得出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
(教师过渡):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利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现在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6、日本的气候:
(1)日本的气候类型:学生读“亚洲气候图”分析日本的两种季风气候类型。
(2)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利用比较的方法,将日本和纬度相接近的邹城气候特征相比较,发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
(3)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出示日本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季夏季季风风向图,学生分析发现,日本由于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出示日本冬季街头一些女性的裙装穿着,让学生感受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
三、课堂小结
(1)回放本节课学习过的主要内容的幻灯片,让学生再一次回忆知识点。
(2)教师概括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课堂练习:
(1)填图:在日本的空白图上说出重要的地理事物。
(2)问题接龙:以“游戏接龙”的方式完成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巩固。
五、布置作业:将将今天所学的知识整理总结成一篇小短文。
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日本》第一课时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掌握国家学习的一般方法。
结合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学习重点: 结合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学习难点: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过程:
小组活动一:读一读 读图认识地理位置
结合多媒体展示地图和课本8-1-2“日本地形图”,找出
(1)半球位置:日本位于 半球、 半球;
(2)海陆位置:日本位于 洲东部,太平洋 部;西部隔 海与 、和 、 、 国家隔海相望;
(3)经纬度位置:经度大致位于 - 之间,纬度大致位于
— 之间,主要位于 带。
小组活动二:写一写 认识日本的组成
请写出字母代表的岛屿名称
A: 岛
B: 岛
C: 岛
D : 岛
小组活动三:划一划 探究地形特征
请观察课本54页8-1-2“日本地形图”, 请用铅笔和不同的图例划出
(1)200米以下的平原区;(2)200-500米之间的丘陵区;(3)500米以上的山地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我的结论是:日本地形多 ,少 。
4、小组活动四:比一比 探究气候特征
请比较东京、邹城气温和降水量,分析填空
城市
最冷月气温(℃)
最热月气温(℃)
年降水量(mm)
东京
3.7
25.1
1610
邹城
-2.3
27.5
645
比较得知:日本冬季的气温较 ,夏季较 ,降水较 。
我的结论:日本的气候具有明显的 特征。
原因: 。
课件45张PPT。第一节 日本(一) 半 球 位 置海 陆 位 置纬 度 位 置1、地理位置东半球西半球——————————————————25°N124°128°132°136°140°144°个性签名由南向北推迟?樱花绽放时间示意图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象征。它是著名的活火山,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18次,1707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日本的富士山日本目前共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类型全,分布广。有世界上火山口最大的火山——九州岛的阿苏火山。世界火山博物馆合作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亚欧太平洋交界每年的9月1日,你们中国学生背着书包进入新的学年,而在我们日本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我国采取了以下措施:1、举行防震演习日本的木质房屋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我国采取了以下措施:1、举行防震演习2、房屋坚固且用质地较轻的材料建造
3、日本的居民区,都设置有固定的“防灾避难地”,多在开阔的学校操场,公园等地
4、防灾应急箱 :应急食品;保温雨衣;饮用水;强化手套等等
听说你们中国也多地震,你们是否也积累了很多防震救灾知识?防震救灾知识知多少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科研基地。温泉游憩畅所欲言:火山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火山在非
活动期间,它能为人类造福吗?岛国这是我们日本的组成,谁能来说一说?2、组成“千岛之国”ADCB日本英国小游戏:描画海岸线大赛日本的海岸线漫长曲折为什么会这样?有利于 有利于 有利于 有利于 你来填一填吧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 进口原料出口产品造船业海洋运输渔业农业:在你们济宁,我见过这样的麦收情景,但在我们日本却很少见到。济宁日本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3、地形富士关东平原请用铅笔在课本的8-1-2图上用不同的图例划出(1)200米以下的平原区;(2)200-500米之间的丘陵区;(3)500米以上的山地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多山地形3、地形富士关东平原最高山:富士山
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首都: 东京请用铅笔在课本的8-1-2图上用不同的图例划出(1)200米以下的平原区;(2)200-500米之间的丘陵区;(3)500米以上的山地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在你们济宁,我见过这样的麦收情景,但在我们日本却很少见到。济宁日本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地形方法启示: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利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请从长短与流速上分析日本的河流有什么特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67%,被誉为“绿色王国”。有20几种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林优异者。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种上了花草树木。不论何处,很难看到攀折花木的坏现象。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 日本的森林资源是否丰富?渔
业
资
源原因: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
日本有什么气候类型?请比较东京、邹城气温和降水量,分析填空 冬季较为( )夏季
较为
( ) 降水比较
( )123温暖凉爽丰富东京:海洋性日本海太平洋岛国
四面环海海洋性收获之窗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日本哪些方面的内容?收获之窗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日本哪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农 业因 地 制 宜1234横滨东京神户BCAC日
本
海太平洋濑户内海1.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看,日本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日本位于 洲的东部,东部濒临 洋,西部隔 海与 中国相望。
3.从纬度位置来看,日本大部分在 (低、中、高)纬度,地处五带中的 带。
4.日本大部分的地形为山地和 , 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 _______平原,最高峰是著名的 山,是一座活火山。漫山遍野的 花是日本的国花。
5.日本海岸线 ,多 ,这对日本的 、 、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6.日本国土主要由九州、四国、本州和 四个大岛及琉球群岛等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7.日本北部的气候类型是 ,南部的气候类型是 。它们都具有 特点。
8.日本多火山地震,由于它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又由于它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北太平亚东日本北温中丘陵关东平原樱富士曲折海洋性亚欧本州岛优良港湾亚热带季风北海道温带季风造船业渔业太平洋环太平洋沿岸 作业:
将今天所学的知识整理总结成一篇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