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分析珠江三角洲平原和广东省两个区域,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和特点,知道区域分析的方法
2.通过直观判断和要素的推理分析,理解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并依据中国地形图、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总结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
3.依据所学,尝试陈述描述自然地理要素的一般方法;利用所给“东部季风区”的案例,总结描述自然地理各要素的一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从资料包中挑选出分析要素的地图(中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水系图、中国气候分区的植被类型图),并描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通过阅读教材,从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总结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学情分析
1.知道自然地理要素包含的内容,理解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特点,对要素特征的描述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清晰
2.具备一定的从地图中提取信息、从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讨论可以提升其能力
3.总结、抽象、概括地理方法的能力欠佳,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教学难点] 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教学过程 .
【导入】对联回顾,明确目标
以对联导入,通过对联回顾必修一、必修二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人文知识皆证实地理事物的分布有空间规律→世界无完全相同的地方→某些组分内部特征一致而划分成区域→区域给地球无限多样性带来秩序,是一种分类的思想→研究发展要落实在特定区域→区域研究以自然人文知识为基础,又是特定的地理研究方法。本册书进入区域的学习,今天了解区域与区域差异。
【讲授】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
1.以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广东省、武汉市、海淀区、甚至民族大学附中皆为区域为引导,引领学生分析区域的定义,指出概念关键词:地理空间、指标划分、地理环境差异。
2.对比珠江三角洲平原和广东省两个区域,总结区域的三个特点,练习题巩固。
3.讲授区域差异的含义和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讲授】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划分依据)
展示我国三大自然区,引导学生思考:
1.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是什么?(自然要素,最基本的是地形和气候)
2.通过什么方法得出?(方法①:名称识别,如:季风是气候的特点,青藏高寒区的“高”;方法②:知识推导,水文是地形和气候的儿子,分析水文特征均由地形和气候特点决定,一定地区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皆对应相对的气候类型)
【活动】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界线)
通过分析出的划分依据,要求小组讨论,利用所给的地图确定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
将400mm/年等降水量线进行延伸:半干旱与半湿润区、草原带与森林带、农耕区与牧区
【活动】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引导学生
1.思考:从哪些要素比较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2.思考:如何描述各要素的地理特征?
3.根据东部季风区的例子,总结描述各要素的一般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从材料包中挑选可以应用的地图,将学案中“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表格填写完整。
(老师随机提问,指定一组,组内选代表回答一个自然区的一个要素特征)
【活动】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差异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总结从哪些要素比较人类活动的差异?
2.独立阅读,将表格中“人类活动差异”比较的内容填好。
老师总结答案,其中,农业活动辅以景观图片。
【讲授】总结
利用板书,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作业】课后思考
三大自然区是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大尺度的划分,如果我们把尺度缩小,聚焦到每个区域的内部,又可以划分若干亚区。划分依据是什么?有怎样的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下节课我们讨论。
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
一、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定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区域特点:(1)占据一定的_______________;
(2)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区域_____________相对一致;
3.区域差异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
1.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右侧的图中填写三大自然区的名称
请在相应位置写出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自然环境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一般描述方法
地形地貌
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水文
河湖多,雨水补给,绝大部分属外流区
植被土壤
以森林为主,土壤肥沃
(2)人类活动的差异
农业
交通
经济
文化教育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课件24张PPT。探宇宙 看太阳 明地球运动 解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说整体性差异性 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动影响学人口 观城市 析生产活动 知农业
工业 地域联系 晓区位因素 人地协调发展关系自然人文地理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差异地理必修Ⅲ第一章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含义1、区域的定义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地理环境差异指标划分图A 为____________图B 为_________珠江三角洲平原广东省思考:
1、它们占据一定空间,我们可以度量它的大小吗?
2、它们是否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2、区域的特点(1)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可度量。(2)具有一定的范围、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 。边界有的明确、有的模糊。2、区域的特点(1)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可度量。(2)具有一定的范围、面积、形状和边界。(3)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区域内部存在相似性,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练一练3、区域差异指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4、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法二、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思考: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①名称识别②知识推导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水文特征:补给类型、流速、流量、有无结冰期、内外流区等气候——植被——土壤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界限3000m等高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半干旱与半湿润区草原带与森林带农耕区与牧区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河湖多,雨水补给,绝大部分属外流区 以森林为主,土壤肥沃思考:从哪些要素比较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地形地势气 候水 文植被土壤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思考:如何描述各要素的地理特征?讨论总结:描述各要素特征的一般方法主要地形类型,地势(海拔、起伏)气候类型,典型特点河湖数量、补给类型、内外流区主要植被,土壤的发育程度小组合作 请从各小组的材料包中,挑选出可以应用的地图,并将学案中“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表格填写完整。123456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河湖多,雨水补给,绝大部分属外流区 以森林为主,土壤肥沃地形地势气 候水 文植被土壤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海拔较高,但差别明显 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高寒气候,气温低,风力强河湖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属内流区 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发源地,内外流区兼备广泛分布荒漠,土壤发育不成熟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贫瘠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人类活动差异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温带草原牧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高寒草原牧场、河谷农业 发达 水平居中 不便 发达 较滞后 很滞后 发达较落后很落后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影响程度: 深刻 微弱1、阅读教材P8,总结从哪些要素比较人类活动的差异?
2、请独立阅读,将表格中的比较内容填好。(其中交通、教育文化和经济按发达程度做比较)
农业活动交 通教育文化经 济河谷农业灌溉、绿洲农业农业活动差异温带草原牧场高寒草原牧场农业区 (种植业)课后思考1、划分依据?2、差异特点?3、差异原因?三大自然区内部地形地势西北干旱半半
干旱区: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海拔较高,但差别明显 青藏高寒区: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思路提示:
主要地形类型,地势(海拔、起伏)气候西北干旱半半
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高寒气候,气温低,风力强思路提示:
气候类型,典型特点西北干旱半半
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河湖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属内流区 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发源地,内外流区兼备水文思路提示:
河湖数量、补给类型、内外流区西北干旱半半
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贫瘠广泛分布荒漠,土壤发育不成熟植被土壤思路提示:
主要植被,土壤的发育程度